放大机

松本南国记忆色澎湃在线

发布时间:2023/5/17 16:58:14   
                            

-关于记忆色-

颜色源于观察者的大脑,客观上来说,眼睛看到的无非是光的分布。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颜色感知都是主观的。

记忆中的颜色并不与原始物体的色彩完美一致。心理学家们发现,对于某些物体,记忆中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趋于增加,而色调向物体的主导色调转移。并且记忆色随着相隔时间的长短,看到物体的频率,甚至地域文化都有不同的变化。

你是否记得体检时对着彩色点点的画面努力辨认图形和数字的紧张感,对完谜底是暗暗松了口气还是不安,我看见的世界和他们不一样。

「我是个色盲,总是说错颜色被人笑话,在颜色的问题上一直没有自信,感觉始终被这个问题压迫,不自由。颜色不应该被固定,就是这么简单。」年,摄影师松本南国用过期电影胶片拍摄了一批彩色照片。不稳定的构图加上手工冲洗,惨绿失真色调勾起熟悉的怀旧感,他称之为《自由的颜色》。

在诞生之初,彩色摄影意味着业余和商业。艺术摄影则一直是黑白的。直到年威廉艾格斯顿在MOMA的展览让色彩成为画面主体,日常事物以其颜色质感体积明确地诉说着自身,宣布了「新彩色」的出现。而在数码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轻易就能得到一张数码图像,人们追求色彩的精细和还原,或者使用滤镜来模拟复古气氛,却忽略了时间和人的心理感受。

日本摄影师尾仲浩二说自己洗彩照的体验:「虽然曾经惊讶过彩色负片所拥有的信息量,但最让我感到新鲜的还是天空、海洋、花朵、草丛,这些景物透过暗房处理,鲜艳地再现于相纸上的那一瞬...看着那些彩色相片,感受它们仍然新鲜活跃的时刻。这本书收集了那些想再看一次、阳光满洒的夏日。」

年,松本南国开始用黑白放大机制作彩色照片,在全黑的暗房里反复调整滤色片,想要一种更深邃的蓝。「因为是色盲,我每天都要在暗房浪费很多相纸,很不环保,因此我决定,带着这种负罪感,继续前行」。人的色觉不仅受到环境色的影响,还有关个体经验,记忆色总是比实际颜色要更饱和,明度更高。暗房放大的彩色没有标准结果,必须依赖自己的主观记忆进行调整,得到似曾相识的色彩和气氛。所以海蓝得发黑,她红唇似血。

《记忆色》是自由摄影师松本南国首次个展,展出最近两年暗房手工放大的彩色银盐作品。两百余幅大尺寸照片以满铺形式呈现,物质实在的照片将视觉转化为体验。事物向人类世界投来的视线包围着你,浓烈而倍感亲切的色彩冲击感官也诉诸心灵。

作品来自松本南国每年固定从北京往南走的长途徒步拍照。他拍下大海、女人、孤云,光线微妙的变化以及无可挽回的时间。再在无法出门拍照的日子里,向往日断片重新注入情感和时间。听音乐洗照片,暗房里的日日夜夜孤独而自由。「年确实是个节点,很多东?已经不约而同彻底改变了,再也回不去了。好的音乐能让人体验到过去,好的照片也是。不一定是亲身经历的,也不一定是很远的。要学会去想象别人的过去,那是爱」。

松本南国,年生于北京,南方人。年开始拍照,群岛印社联合创办人。擅?以屌丝为主的人物肖像,曾经深得广大女性朋友的喜爱,得到最多的评价为“看完现在特别想上街去拍照”。制有影集《宜春》(),《现场》(),《问南方》《离开》(),《神女》《青春茶座》(),《再见南国》《时间的灰烬》《被延长的秋天》《秋天年鉴》《潮骚》《禁色》《爱的饥渴》(),《三岛游记》《太阳与铁》《欲下妻》《奔马》《原鄉人》《午后曳航》《丰饶的海》《白夜》《人生鉴定》《青色时代》(),《LonelyLeary》《长风镇》()。

原标题:《松本南国:记忆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5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