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发展 >> 人美画亦美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原创峰峰融媒微观峰峰
柔美与坚毅像是一对反义词,却在她的身上融合的很好,在“美女教师”的标签之下,张洪玲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着。欣赏这位女教师的工笔作品,当你靠近,仿佛人物都会呼吸。从落笔尖起稿到慢慢轻描成型,是一种静待花开的享受。不仅修饰了美好,更惊艳了时光...…
今年,已经是张洪玲结缘工笔美术的第三十个年头。年,她第一次接触工笔,当时就被绢细腻柔软的质地所吸引。从此,在绢上勾线、渲染、用清水冲洗,每学会一步,她的心里都会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张洪玲虽不是出生在美术世家,但她从小就对美术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亦在她心灵的土壤里埋下了一颗萌动的种子。年,19岁的张洪玲,揣着心中的梦想,一路北上——开启了求学深造之路。
在北京学习时,张洪玲师从知名画家李乃宙。“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都特别清晰地印着李乃宙老师对我的教诲。关于专业方向、关于工笔技艺、关于学术学风,都让我受益匪浅。”
从理论到实践,尤其在绘画理论素养上的提升,使她获益匪浅,更加懂得了画出一幅好作品,思想、内涵,创意、技法、构图缺一不可。张洪玲说,以前每次拿起画笔,常被画什么,表现什么的问题所困扰。李老师启发她,画身边熟悉的东西,才会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注入作品中,才能画出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实现梦想的契机,对于努力的人来说永远不会太迟,张洪玲的刻苦也让机会在她人生最美的年华悄然而至。邯郸市工笔协会会员、邯郸市美协会员、峰峰矿区美协理事、峰峰矿区女子书画协会副会长......随着艺术造诣不断精进,张洪玲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头衔。“我最喜欢的一个称呼,还是学生口中的那句‘张老师’。”张洪玲说道。
日常工作中,除了备课、上课,张洪玲的时间几乎全用来作画。为了抓住描画对象的神韵,张洪玲常出去写生。“有时我在公园一坐就是一天,画这幅‘天鹅图’团扇时,我仔细观察了它们的每一个动作。工笔画贵在细致,细则出神。”夏天时,在清泉公园,总能看到张洪玲在岸边观察天鹅形态的背影。
在教学中,张洪玲也有自己的心得。她很少在课堂讲解绘画技巧,而是更多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知、体会,继而将情感抒发于画纸之上。因而张洪玲的课深受学生喜爱,在户外,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学生画一张画,那她就画两幅、三幅甚至四幅,不厌其烦地给学生示范、展示。
传统的传承和当下的时代结合,是张洪玲一直想做的事,所以在题材选择上又不仅限于对传统的延续,她也常常选取身边最平凡的事物、最简单的生活题材进行创作。有时,电影的一个画面、生活的一个场景、一张照片,甚至是交谈时的一句话都能成为她创作中的新灵感。白底黑花的磁州窑梅瓶、展翅开屏的孔雀、温暖可爱的猫咪……这些在传统工笔画中极少出现的元素也成了张洪玲画中的常客。仔细放大看就会发现梅瓶上清晰可见的纹路,小动物栩栩如生的的羽毛或毛发……都于细微处见意境之美。
“专业、教学与工作都是一体的,这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张洪玲一脸幸福地说道。身为一名创作者,可以一生执着于创作;身为一名师者,能够一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并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一生热爱,一生执着,这的确是最大的幸福。
原标题:《人美画亦美!这句话用在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