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照华为官方的说法,旗下的手机有着“Mate”、“P”和“nova”三条不同定位的旗舰产品线,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在这其中,Mate系列的地位是格外特殊的。一方面来说,从Mate7开始,Mate系列就一直是最新型号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的首发机;另一方面来说,自Mate9一来,也只有Mate系列才有资格独享“保时捷版”的特殊设计与奢华定位。正因为如此,昨天晚间正式在海外首发的Mate20系列,可以说无论是对于华为、还是对于整个安卓消费群体而言,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不过,或许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是,这次的华为Mate20系列,居然会一次性同时发布多达四个衍生型号,而且每种型号之间在外观、规格、价格上都有较大的差异。这和前两代只靠屏幕材质和存储配置进行区分的做法截然不同,也让“选择困难症”们更加纠结了。好在,我们三易生活收集了各方面的资料,为大家就Mate20的不同版本之间的配置差异,进行了一次尽可能全面的总结——考虑到最高端的Mate20保时捷设计在内部参数上和Mate20Pro大同小异,再加上它的定位也不是面向一般消费群体了,因此本文主要重点将会是Mate20、Mate20X和Mate20Pro这三个大家最关心的版本。外观:三种尺寸,三种屏幕,但外观区别不大首先,作为华为智能手机一贯的“大屏”代表,本次的Mate20家族在尺寸上进一步放大:其中,Mate20采用了一块对角线尺寸6.53英寸的高亮度液晶显示屏,屏幕分辨率为*、长宽比18.7:9,像素结构RGBW,它的最大特征是亮度最高可达nit,这意味着在室外的强烈阳光下,Mate20的屏幕理应依然有不错的可读性。Mate20和Mate20相比,Mate20Pro的屏幕要稍小一点点,它的对角线尺寸为6.39英寸,但是由于屏幕比例更长(19.5:9),因此实际的宽度还要更窄一些。但是,Mate20Pro优胜之处在于它采用了一块分辨率高达*的曲面OLED屏幕,这是目前智能手机中分辨率第二高的屏幕,仅次于索尼的4K屏。而且,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该屏幕和前段时间发布的LGV40手机“同款”——如果只看分辨率和生产厂商的话,似乎确实是有可能的。Mate20Pro值得一提的是,和上一代产品只有Mate10Pro部分支持HDR不同,本次Mate20和Mate20Pro的屏幕均覆盖DCI-P3色域,且能够很好地支持本地和在线HDR视频。在发布会上,余承东就特别强调了华为Mate20对YouTube的支持,称其为“最好的YouTubeHDR视频手机”。除此之外,本次华为还推出了一款主打游戏的Mate20X手机,它拥有尺寸更大(7.2吋水滴屏)的OLED屏幕,是目前这一代中最大的OLED手机。而且,它也是此次四款设备中,唯一一个支持级压感触控笔的型号。说完了屏幕让我们简略谈谈外观:首先,此次除了保时捷版之外,其余的三款Mate20外观上基本是采用的相同设计。所不同的主要在于Mate20Pro因为是曲面屏,因此前后盖板的弯曲角度更大、机身侧面的中框比Mate20更薄,而且因为采用了屏幕指纹和3D面部识别,因此没有后置指纹模块,顶部的“刘海”也比其他两款机型要宽许多。Mate20X当然,对于Mate20来说,这未必是坏事,一方面相对“厚实”的中框不仅意味着更好的防摔性能,并还使得Mate20保留了传统的3.5mm耳机孔;而另一方面来说,Mate20和Mate20X采用的水滴屏造型,时尚度也确实较Mate20Pro更好。拍照:都是“浴霸”,Mate20规格有所不同在相机部分,造型上一如大家之前所知的那样,Mate20家族全系都采用了后置三摄+补光灯的“浴霸”设计,官方称之为矩阵式相机。但是,在具体的相机配置上,此次Mate20很意外地和Mate20X、Mate20Pro拉开了差距。首先,Mate20配备的,是万像素的主相机(f1.8光圈)+万像素超广角相机(f2.2光圈)+万像素长焦相机(f2.4光圈),整体具备两倍光学变焦能力。而相比之下,Mate20Pro和Mate20X的相机配置则是万像素主相机(f1.8)+万像素超广角(f2.2)和万像素长焦相机(f2.4光圈、支持光学防抖),整体的光学变焦倍数也达到了三倍。按照官方的说法,此次Mate20系列所采用的“主摄+超广角+长焦”的镜头组合,是在之前P20Pro的“主摄+黑白辅助+长焦”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华为的工程师们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如今的手机主摄传感器素质本身已经十分之高,不再需要黑白传感器进行辅助成像了,因此将原本的黑白传感器换成了这一代上的超广角镜头,可以增加相机的功能,带来更多的可玩性。当然,虽然硬件上进行了区别,但在软件、算法方面,Mate20和另外两台相机配置更高的型号相比,却并没有什么不同:依托于新的ISP和NPU,智能场景功能如今可以识别约个细分类别,是上一代的三倍;而SuperHDR和AI3D焦点预测功能,则分别带来了更好的逆光效果和追焦能力。性能:全系麒麟,Mate20X散热更出色看完了此次三款手机在屏幕和相机配置上的差异,我们来看一个区别不那么大的部分。这就是本次Mate20系列全系内置的华为海思麒麟主控。和过去的“四大四小”设计不同,此次的麒麟在CPU部是由2个2.6GHz主频的Cortex-A76高性能内核+2个1.92GHz主频的Cortex-A76中等功耗内核+4个1.8GHz主频的Cortex-A55低功耗内核组成。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大家只需要知道,按照ARM的官方资料,A76是一种甚至可以用在笔记本上的高性能方案就行。毕竟手机和笔记本不同,还是要追求续航和控制发热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和Cortex-A76同代,并且同样被塞进了麒麟的ARMMali-G76图形处理器(GPU),却具备了极高的能效设计。单核心的G76具备相当于上代Mali-G72两倍的性能,而且反而还更省电。因此,即便麒麟“仅仅”采用了Mali-G76MP10的多核心设计,实际性能就已经远超上代的Mali-G72MP12了。按照官方说法的话,其性能领先幅度可达46%,能效提升%——换算一下的话,就是功耗下降了约48%,可谓相当惊人。当然,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对于当前的智能手机而言,架构和制程的提升的确可以带来更好的理论性能。但是要想在真正的使用中体会到明显的流畅度差异,那么一个好的散热设计就必不可少。在这方面,本次Mate20家族中,做的最好的,既不是Mate20、也不是Mate20Pro,而是主打大屏游戏的Mate20X。根据官方资料显示,Mate20X在7.2吋的庞大机身里,装入了均热板+石墨烯散热膜的双层散热设计。这也是华为旗下手机第一次使用均热板散热——而它带来的好处,就在于即使是在重度游戏环境下,也能保证麒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上,从而避免降频对游戏体验的影响。其他:防水、无线充电、超级快充……其实,文章写到这里,对于Mate20和Mate20X的特性,讲的也就差不多了——因为剩下的部分,就基本上全是Mate20Pro所独有的那些“高端配置”了。比如说,Mate20Pro和Mate20都采用了隐藏式的扬声器开孔——但是只有Mate20Pro才做到了IP68等级的防水。又比如说,Mate20Pro支持功率高达15W的无线快充,它甚至还可以把自己当做无线“充电宝”给其他手机进行背靠背的无线充电——这也是Mate20和Mate20X不具备的。此外,Mate20Pro和Mate20X还支持新款的40W极速有线快充,而Mate20则没有这项技术。不过,这三台手机的电池容量都足够大,其中Mate20是mAh,Mate20Pro稍大一点是mAh,而最大的巨屏手机Mate20X,则配备了多达mAh的超大电池。不过,你可能最想不到的是,Mate20Pro甚至就连网速都比Mate20要更快——据官方介绍,Mate20Pro支持最大Mbps的LTE-A网络,这在诸如韩国等4G网络建设得非常好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带来更快的网速(当然,国内运营商的LTE-A也就M多一点,不过这显然不是华为的锅)——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Mate20Pro所能支持的这个4G网速,甚至比前不久在河南进行的5G试验网的实际网速还要更高……总结:三机定位截然不同,你喜欢哪一个?整体看下来,其实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和前两代Mate相比,华为这次有意地拉大了Mate20和Mate20Pro之间的配置差距。“Pro”版无论是屏幕素质、拍照效果、指纹模块的科技含量、充电速度、机身精致程度等等各方面,都要比普遍版强得多了。尽管它去掉了3.5mm耳机孔,但对于那些追求最高品质、最高科技水准的消费者而言,谁还没有个无损蓝牙耳机啊~当然,配置的差异也很诚实地反映在了价格上:其中Mate20的最低价(4+GB欧元、约合人民币元)和Mate20Pro的最低价(6+GB欧元、约合人民币元)就相差了元之多。而它们的定价在目前这个国产旗舰“涨”声一片的市场上,也处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位置——Mate20的确能力压其他的那些元国产旗舰一头,而Mate20Pro则明显就是冲着国际品牌的真旗舰去了。至于Mate20X,配置在Mate20和Mate20Pro之间的它,价格也落在了两者之间(欧元、约合人民币元)——不过,它的对手到不完全是ROGPhone、雷蛇手机2这样的电竞产品,而是颇有一种“游戏手机+小号专业平板”的感觉。换句话说,除了狂热手游爱好者之外,一部分惯用平板进行绘画、多媒体处理工作的专业人士,或许也值得考虑一下它。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