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前景 >> 苹果7P,人文街拍的硬核装备,再战三年也
从学生时代接触上摄影,到现在已经走过了30年。最早的红梅牌折叠胶卷相机,到海鸥4B双镜头相机,再到海鸥df……直到现在用苹果7p手机摄影主装备。既苦且乐的摄影之路,心得颇多。
如果说学生时代玩相机,只是偶尔出去郊游的拍拍留影。那么,参加工作后,被单位选调进办公室专职从事新闻摄影报道,则是我真正开展摄影事业的起点,如果这算是一份事业的话。
年,我正式接手单位办公室工作。领导配给我的是理光0胶卷相机,带28-的头。拿到手,别提多开心了。没装胶卷,拿在手空拍不停,过瘾。赶快买胶卷试拍,忙得不亦乐乎。
一卷36张胶片,经不起我折腾,10天不到耗了10多个胶卷,还要去照相馆冲洗照片。那时,彩色胶卷最贵的富士要21元一个,拿发票找单位领导报账,那叫一个心疼啊。
后来,我就跟领导建议,我们自己建一个暗房吧,自己冲洗黑白胶卷,自己印制照片,会省很多钱。得到同意,花了四千多元,终于把放大机,印片机等设施,开始了自己冲印。但毕竟黑白的,领导喜欢彩色照片,半年后,暗房就废弃了。
从年从事专职摄影起,一直干到7年离开办公室岗位,也不知道拍了多少个胶卷,到5年用上数码相机,向报社媒体发照片,终于不要再买胶卷,再跑照相馆了。拍下来,直接发往报社。
10年间,累计被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新闻照片多幅,参加行业全国摄影赛获奖多次,被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8年,在我自己一再申请下,离开办公室,进入业务科室,停掉了摄影方面的事物,安心投身在业务领域,摄影似乎离我远去。
年,被单位调任基层网点负责人,有了更多的自己支配时间。摄影,又回到了我心思里。我就开始用手机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尽管没有了当年的摄影狂热,但多了一份岁月的沉淀,拍的片子风格变了很多,成片率也高不少。
我也曾想过买一套专业相机,可自己一边工作,也不能在摄影上投入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好手机拍摄,发发朋友圈,向报社投投稿,在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