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前景 >> 档案数字化档案扫描分辨率设置方法
纸质档案数字化是利用扫描仪或其它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作为档案数字化的最初产物,扫描分辨率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扫描图像的质量,影响后续数字化工作成果的开发、利用。因此,正确掌握扫描分辨率的设置,对于档案数字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档案数字化中扫描分辨率怎么设置?
根据国家档案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T/31-),纸质档案数字化中扫描分辨率应按以下要求设置:
1.扫描分辨率的选择,应保证扫描后图像清晰、完整,并综合考虑数字图像后期利用方式等因素。
2.扫描分辨率应不小于dpi。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时,建议扫描分辨率不小于dpi。
3.如有COM输出、仿真复制、印刷出版等其他用途时,可根据需要调整扫描分辨率。需要进行COM输出的档案,扫描分辨率建议不小于dpi;需要进行高精度仿真复制的档案,扫描分辨率建议不小于dpi;需要进行印刷出版的档案,可结合档案幅面、印刷出版幅面、印刷精度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分辨率。
为什么分辨率选择DPI更合适?
分辨率是扫描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参数,代表了扫描仪在单位长度内扫描图像包含的取样点数或像素数,每英寸点数(dpi)表示。
在有关测试中,保持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份纸质档案,分别用dpi、dpi、dpi与1dpi作为扫描分辨率设置所用参数,得到不同的扫描图像。
如上图,可以看出扫描分辨率设置与OCR率的关系,dpi下扫描图像的OCR率远小于其他几组分辨率下像的OCR率,即验证了在低分辨率(dpi)设置下,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并不能很好地支持OCR。
换而言之,要保证清晰的扫描图像,应适当加大扫描档案所采用的分辨率大小,但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清晰度,一味地增加扫描分辨率并不可取。
当使用1dpi扫描时,OCR率数据反而降低,这是因为不合理使用过高的扫描分辨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冗余,使档案扫描与图像利用过程变得更加费力,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从提高档案扫描图像质量出发,扫描图像的清晰度优劣,不仅局限于感官上的清晰度高低,也应考虑到图像的扫描过程与后期利用的效率。档案扫描前,应综合权衡,选用合适的分辨率,获得更“优”的清晰度。
档案扫描后需注意什么?
图像内容扫描后需要与档案原件进行校对,案卷原件与数字化后的档案内容,保证图像质量,如果分辨率过低,图像放大画面就不清晰,所以,对按已不同类型纸质档案图像扫描后,必须严格审查,出现不合格情况及时返工!
采用档案图像人工审查容易存在几个弊端,比如存在人为的主观判断,不同人对不同图像清晰度判断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人工逐个进行审查,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这些成为目前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常见现状。
而作为国内专业人工智能档案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畅飞扬研发的档案数据存储质检机器人-畅影云检,可以有效解决档案人工审查出现的一系列痛点现状,它操作简易,可以代替人工,缩减人力成本,实现%数据全覆盖。
畅影云检的分辨率调整功能中,可以对验收中产生不合格图像进行批量调整,其中包括对图像分辨率调整,输出格式调整等...
如下图,实际功能演示中,只需要在机器上,点击选择需要调整的文件夹,选择合适的DPI数值,导出所需格式,然后点击确定,扫描的图片就会自动调整统一分辨率,以达到最佳清晰度。
除此以外
畅影云检机器人
还可以完成许多档案处理功能
△常规项检测
△档案密级检测与目录数据密级检测
△页码缺漏页检测
△自动盲检问题数据并自动修复
△影像质量结果自动输出
△其它档案常用功能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