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市场 >> 弘尚张骏两小时细谈翻石头中长期看现在
1、我对价值投资的认知也是不断变化的,最早是买得便宜,年底我去路演时还强调好公司好价格。经过疫情,我重新在家里回溯梳理了我的投资理念和策略:找到好公司,等待好价格。
2、某种角度上来讲,就是翻石头,一方面要尽量保证持仓的安全性和盈利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再去找新的公司,更好的公司,要么把它纳入到组合,或者替换掉原来的一些品种。
3、看中长期,这个位置是一个底部区域,是一个非常好的长期配置权益资产的位置。
4、结构上,我们机械配得比较多,但是并没有都配在赛道方面,或者说锂电光伏方面的设备,有但不是主要的配置。更多是从业绩的角度出发,像一些工程机械、高端装备制造业。
5、(除了光伏、汽车、新能源这些领域)现在受压制的行业很多,它们有一个核心的变量,就是疫情什么时候消除,如果疫情消除,这些东西的股价肯定会有反应,基本面会有所修复。
6、经济都还没修复,货币政策转什么向?除非经济已经起来了,通胀开始了,才会担心货币政策调整的问题。
7、后面两三年,被疫情广泛压制的行业资产都是被低估的。去结合历史上它们合理的估值。有一些传统龙头公司还在增长,这两三年在扩大份额但是没有体现在业绩上,而且估值还进一步压缩。不过,早晚会体现出来的。
8、我真的觉得股票本身就是个好东西,现在A股的估值水平,从长期来看肯定能够提供更高的收益率。用3-5年的维度去看,肯定是现在去布局。不要等到市场热了再进去。也不要贪心想再来一次像4月份一样的大跌,好去抄底,这也属于妄念。
以上,是弘尚资产联席CEO张骏7月26日在一场交流中,分享的最新观点。
张骏曾是聪投TOP30的基金经理,去年9月,他离职国君资管,加盟弘尚,并在今年1月发行了第一支产品。
作为一名18年投资老将,面对过往不同风格的市场,张骏曾在保持高仓位运行的情况下,依然给投资者赚到了不菲的收益,其所管理的产品曾多次荣获金牛券商集合资管计划奖等业内权威大奖。
此前他曾在聪投的价值研习社现场,首次分享了过去二十多年投研经历中,积累下来的一整套投资框架。
今年以来,市场呈现V型走势,路演中张骏坦陈,在4月底的市场底部,没有更大胆地一把加上来,事后看有点可惜。
但他也强调,只要方法是正确的,收益是早晚的事情。
张骏认为,中长期看,当下是一个底部区域,对于后续市场的走势,他看好设备股、计算机、食品饮料里的白酒,以及疫情中受到压制的一些行业。
同时,他强调现在要回避最热的领域,并且要结合估值来看。
这场交流比较像“聊天”,原定一个小时但因热烈的互动问答最后时长加倍。张骏一如既往是走心地娓娓道来,讲自己怎么在不热门的领域里一个一个翻石头,也很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1.5万字,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本次交流全文,阅读会有收获。
复盘过去3个月的反弹,市场现在算拉锯
我以前一直这么说的,股票市场就是这样,有时候你很难说得清楚。今年4月25号,上证跌破点。
那时候也不知道上海什么时候可以解除封控、疫情结束,也不知道市场什么时候可以回暖。但是很有意思,第二天上证指数探到多点就见底了,开始反弹了。
我当时也很明确地说,这个时候没什么好怕了,肯定很低了,要准备加仓了,结果也只给了一天,没加多少,这当然是个遗憾。
回过头来看,短期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有效性,跌到一定程度,性价比到了,它就会展开反弹。
在那个时点上,明显看到市场力量发生了扭转。
一开始反弹,更多是在疫情中受损比较厉害的汽车产业链。后来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鼓励促进经济、汽车产业的政策也比较多。
二季度5月份,在信息还没有明朗的情况之下,市场反弹,更多是来自于超跌的反弹。
6月份,虽然上海逐步复工了,但是依然不是很明朗,而且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扩散,就在这种犹犹豫豫之中,6月份又进一步反弹,指数一度摸到了。这时候上半年就结束了。
回过头来看,二季度还是涨的,一个很深的V型,4月份暴跌,5月份6月份大幅反弹。
进入这个月,市场算拉锯,到今天是不到一点,从最高点回落了多点。
在这一波反弹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主线就是新能源,汽车也是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基本是最强的反弹,汽车指数一度反弹了60%多,把今年的跌幅全部收复,对应的光伏指数、电力设备都是一样的。
到这个月,锂电、光伏有一些调整,但是风能也很强。
从主题上来讲,开始扩散到钒电池、钠电池、虚拟电厂,概念主题股票也在涨,按照这条主线继续接力。
偏传统的行业表现相对弱一些,尤其是后面这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里。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从全国的疫情来看,现在是散点状,你说很严重,也不是。因为工作生产整体是照常进行,但是一旦有情况,又要进行局部的管控,很多行业没能正常恢复。
据说像上海迪斯尼就很空,是以前所没有的情况。
到现在,指数是超跌的反弹。从反弹的主线新能源来讲,在这个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新的因素,比如说汽车的产业政策,比如说为了扶持经济,碳中和主题里面,像风电的招标也比较超预期。
像欧洲,由于要进一步发展碳中和,摆脱能源依赖,所以出口欧洲的储能设备股票也大涨,另外,围绕着汽车产业链电子化的相关股票,表现也非常好。
这基本上就是过去三个月市场的整体情况。
现在仓位80%多,机械配得比较多,但没有都配在赛道方面
从我们的操作来讲,我不太擅长做大开大合的大规模仓位腾挪,或者是结构的大转变,更多是微调,到现在仓位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可能80%多。
(4月26日)那个点没有更大胆地一把加上来,事后看有点可惜,但是身在当时,你的确是不知道的。现在仓位的提升更多是(净值)涨上来的,就是80%多的仓位,从80%涨到现在83%、84%左右的水平。
从结构来看,虽然我们机械配得比较多,但是并没有都配在赛道方面,或者说锂电光伏方面的设备。有,但不是主要的配置。
更多是从业绩的角度出发,像一些工程机械、高端装备制造业,当然光伏锂电的设备也有。
食品饮料基本保持一个配置,因为本身仓位比例也并不高,计算机稍微增加,主要增加了金融软件的配置,之前更多是在安防。
汽车产业链有一些调整,汽车电子方面的进行了一些配置,当然比例不是很大。
在低估值的一些行业有小幅的建仓,比如说银行地产,这个也就是相对的性价比,觉得往后看下行的空间非常有限,从收益、估值角度来看是可以获得收益的。
没有特别明显地把某一个行业清仓,或者是大规模建仓某一个行业,更多是围绕着我理解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来进行(操作)。
中长期看,现在是一个底部区域
看后面两个月、三个月到底会怎么样,这个不是我擅长的事情,但是可以讲一些我的想法。
如果现在去对比三个月前,当时想法是比较明确的,这个位置要加仓。4月底,可以感觉到市场对应一个情绪极度恐慌所导致的低点,也感觉到这个很低的点位会在短期内修复,不会给点以下很长时间的机会。
站在今天这个位置,不是说现在指数高了,只是觉得短期来说,这个位置不能说是一个情绪的低点,或者说对应着后面马上要涨,当然也看不见有大跌的空间。
从短期来看,这个位置是合适的,往上去看,这一波反弹的主力是新能源以及相关的汽车,它们的涨幅已经不小了,估值也不低了,后面还要验证,7月份新能源车的销售增速已经下来了,这会影响情绪。
另外,从题材来讲,已经很发散了,到虚拟电厂了,到钠电池钒电池了,都是还没有实际应用的,不像动力电池、锂电池,可以通过相关企业去观察跟踪,从这一块来讲,它的动力可能不足了。
从传统产业来讲,很难在短期内提供估值修复的动力。
一方面,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是会受到疫情的干扰,虽然说常态化核酸之后,对于我们来说生产不受影响,但是还有很多服务行业是受影响的,居民的收入、消费也是受影响的。
第二个,对这部分行业来说,马上要披露的中报肯定是不会很理想的。
现在有了业绩快报制度后,好的都已经预告过了,越往后肯定是比较差的还没有报,但是大家是有预期的。
短期这里可能是一个拉锯阶段,或者说是消化、等待一些事情进一步明确的阶段。
跌也跌不了多少,可能有一两个事件,比如说像上周房地产的停贷对地产就有影响,但像这种事情,我们一定要有底线思维,就是肯定要去解决这个事情,所以今天房地产有反弹了。
像前面银行股也有出现下跌,当然银行股本身弹性也不大,但是这么大的一个银行行业,肯定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利润失速,更多是情绪上的影响。
所以在这个地方更多是一个拉锯。这个时间多久我不好说,可能8月份中报公布完了,大家觉得负面消息消化完了之后,也就差不多了,也有可能会再长一点时间。
中间还有一个干扰,比如说疫情到底会怎么样演绎,防控政策会不会有进一步的调整,这些都不知道。
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些东西谁都不知道呢?但是市场是聪明的,可能它涨到一定时候了,对应的消息就来了。这就是市场有意思的地方,它的股价走势提前于消息面。
这是对指数短期的看法。
看中长期,这个位置是一个底部区域,是一个非常好的长期配置权益资产的位置。
年贸易战,年突然疫情,今年上海有点超预期了,每一次都按到了点以下,反复给我们入场的机会。
回过头来看,我们4月份看到的的底部估值水平,跟年的多点是差不多的。现在也依然是一个底部区域,如果要去展望一轮牛市,差、点,没什么大差别的。
后面一两月、两三个月不知道,但是拉长到两三年的维度,很难再看到这个位置,我说的比较大胆了一点,毕竟一些因素没有完全消除。
最热的领域现在需要回避,设备股、消费、计算机领域后面有机会
现在这个点,我们需要回避一些什么,需要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