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市场 >> 深港科技在哪些领域一起发力能放大优势深圳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彭琰
深圳市政协“深入推进‘深港科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调研近期密集展开。7月15日上午,调研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联合香港机构代表进行座谈,围绕金融、科技等话题进行充分沟通。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首先带来了以“探索深港互补多赢深度合作有效机制”为主题的主题演讲,重点探讨了企业如何利用两地比较优势跨境运作、市场与监管的双循环如何衔接等问题。随后,来自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香港国际金融学会、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香港上市联盟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就深港合作畅所欲言。吴思康、孙湧、高瞻等深圳市政协委员围绕调研课题和与会人员进行了碰撞沟通。
香港机构代表表示,自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出台以来,深港合作的座谈会就非常频繁地举行,两地都有意愿探讨哪些领域深港一起发力会有优势。近几年,香港独角兽企业开始发展起来,香港大学和研发机构的源头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的优势逐步显现,希望深港合作中能够放大这一优势。其中,香港贸易发展局深圳首席代表曾沂靖谈到了一个案例,提出深港科技合作方面还有一些规则机制需要进一步衔接。有一位香港企业家在深圳创办了做基因和癌症早期筛查的生物科技公司,市场估值6亿元,准备谋划上市。这位香港老板认为,自己的投资合作伙伴和市场主要都在内地,如果能在内地上市对企业发展最有帮助。但一问才知道,香港人作为实控人的生物科技企业不能在内地上市,只能回到香港上市。“科技等不同要素的互联互通,才能让深港在科技合作产生叠加效应。”曾沂靖认为,只有不断通过小切口的突破,才能让大家有获得感,逐年感受到深港合作的进展。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