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五周年之际,零壹财经推出专题报道《变革与契机:互联网金融五周年》,并进行系列视频专访。本文为零壹财经推出系的列专访第一期——“政策解读篇”,对话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来源:零壹财经作者:李薇马心宇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随着促进因素逐步冷却和监管力量的洗牌效应,行业发展往往会迎来转折点,那么在如今金融环境下,互联网金融能否实现二次腾飞?科技赋能金融,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资金更有效地流动,成为拉动投资、扩大消费和金融普惠性的最大推动力。5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如破竹,但同时也爆发了一些风险事件,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在接受零壹财经专访时指出,“看待风险,我们不能单单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待,更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而防范社会风险是最终的目的。”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和既有金融机构的持续的金融创新,一定要注意新增业务和存量业务之间的风险隔离,要把其纳入可控范围之内。在此次的采访中,郭大刚围绕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潜藏危机以及监管的完善与成熟等话题,提出全面性、针对性的个人见解。当下的金融环境中,核心竞争力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郭大刚认为不管是银行类的传统持牌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一些创新业务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能力建设,能力不足的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会最终退出这个市场。16:37专访视频对话郭大刚:首先,我个人不是监管者,我个人更多是互金行业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我所服务的机构不是行政化的行业监管机构,更多是服务行业的自律组织。金融监管下一步:不仅要针对增量,也要监管存量零壹财经:年以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政策,到目前为止,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监管方面取得哪些比较好的成效?郭大刚:在我看来,监管在不断强化并日益成熟,其实标志着市场的成熟。之前银监会副主席也发表讲话,鼓励银行开办普惠业务。下一步市场主体将进行一些调整,特别是在供给端加强供给。持牌金融机构进入普惠金融市场,也说明这个市场的未来预期是确定的。同时,持牌的金融机构进入会促进竞争,提升市场能力。目前,金融领域的风险通过技术高效积累,所以金融领域的监管也必须用技术武装起来才能应对风险。监管以前是后置的,但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全要素采集和数据积累,看到风险累计的变化和过程,互联网帮助监管从事后监管发展成事前和过程、行为的监管,大大提升了监管能力和有效性。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丰富就是建立在这个规律之上,我们叫Regtech,它既能对金融中增量的互金业务有效,也对传统的金融体系有效,有了技术之后,在防范和化解风险上就多了一个有效的抓手。我相信互联网金融下一步要做的不仅是业务层面,而是提高在整个监管能力的积累,因为中国金融资产的整体存量是互金的好数百倍,所以监管有效性的提升,不仅仅要针对增量的互金业务,更多针对存量的即有金融体系,十九大提到的三大攻坚战的头一位,就是要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风险,我相信Regtech在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风险的时候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这更有力营造良好的包容的创新环境,激发金融系统的活力。这就是五年来我们看到的监管的发展!防范社会性涉众风险是最终目的零壹财经:这5年中,有哪些风险点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或者哪些是监管层近期重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