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发展 >> 成都30名教师违规补课被处罚,给教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对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30名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补课的行为给予了处罚,取消他们年评优评先、职务晋升。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违规补课的老师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在我看来,对于成都这30名违规补课的老师被通报处罚,实际上也是给其他广大教师深刻的警醒和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不能够为了经济利益去铤而走险。
大家都知道,作为老师来说,在入职的时候都会进行宣誓。在誓词当中不约而同的都会出现“要甘于清贫、甘于奉献、甘为人梯、敬业爱生”之类的话。
这30名违规补课的老师,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其行为都已经违背了教师的基本准则,也违背了当初进入教师队伍的铮铮誓言。
当前,在国家大力实施“双减”政策的时候,他们仍然顶风作案去违规补课,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还对“双减”的实施带来了不小的阻力。
所以这30名违规补课的老师受到了及时的处理,而且官方也对此进行了通报,这其实也是一种警示教育。
这告诉我们,作为老师来说,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潜心育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落实好教书育人的誓言。
虽然目前老师的经济待遇还不算是最高的,也有不少的老师在经济待遇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大。
但是我们不能够背弃了作为教师的理想信念,去做违法的事情,毕竟这一行为本身就不符合教师的身份。
第二,“双减”政策实施之后,违规补课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作为老师千万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中小学教师校外兼职和教师准则的相关规定,就已经有了关于违规补课会受到相应处罚的规定。
但是在那时,各个地方执行的标准不一样,有时候监管部门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现在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7月底公布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到开学初,各地对于校外学科培训和违规补课的行为,可谓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处力度非常大,处罚的程度也比较重。
在暑假期间,安徽就有多名教师因为违规补课被处分;河北也有几名教师因为违规补课而被取消了特级教师的荣誉。
这一系列的事件背后,实际上给我们的一个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双减”政策是国家大力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决策。
国家对于推荐“双减”决心是非常大的,所以教育部建立了每半个月通报一次各个省份“双减”政策实施进展的工作制度。
那可想而知,只要是“双减”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当中的各项规定,都将会不折不扣的被执行。
如果此时广大教师仍然存在侥幸心理,那就大错特错,一定要看清楚形势变化,看到国家大力推进“双减”政策的决心,更要意识到在“双减”政策之下违规补课的严重后果。
第三,成都这30名教师违规补课受到处罚,也警醒了广大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辩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虽然从官方的通报来看,我们对于成都这30名老师是如何被查处的过程,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广大教师要知道,一个巴掌永远是拍不响。
虽然学生们有客观的需求,甚至不少的家长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作为老师来说,一定要有一定的甄别能力。
不能够想当然做出决定,而应该考虑到当自己做了这件事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一定要充分地研判最终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才能去实施。
所以这也是告诉我们,虽然学生有需求,即便是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想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努力,但也不能够违反政策和规定去进行补课。一旦逾越了政策的红线,违背了政策的规定,那必将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所以与其在课后去给学生补课,倒不如在课堂上把该讲的东西讲到位,把该讲的知识点讲到位,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让成绩好的同学也能够“吃得饱”,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够跟得上。
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毕竟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样,我们作为老师来说,需要个性化进行教学,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倾尽毕生的所学来传授给广大莘莘学子。
总之,成都30名教师违规补课的行为被查处以后,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深刻的警醒。
作为广大教师来说,必须要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刻认识“双减”之后的形势变化,还要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