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发展 >> 上海拜访洪顺华不是收藏家,也不是摄影家,
我和洪顺华老师认识有二十年了,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张明龙的相机店里,我正同主人聊天,他进来,张给我们介绍说,你们都写文章,认识一下。
(洪顺华得网名是“独眼龙”,来源一款蔡斯相机别称,他很喜欢下面这张我给他抓拍的照片。)
那时我们都在给摄影报刊写文章,名字是相互熟悉的,而洪老师人也热情善谈,这一次不仅记住,也是印象深刻的,后来我多次到上海参加华侨摄影协会的一些活动,也就经常见到洪老师,虽然越来越熟悉,但还是寒暄的多,深谈的少,我对洪老师的印象除了写文章,还知道他手巧,用红木、酸枝、核桃木做的相机手柄很漂亮。
直到去年我又参加上海的活动,期间有一场洪老师的摄影讲座,就是讲他去印度进行摄影创作,拍摄了大量的人物与环境作品,这些作品我们叫做“街拍”,也可以称作人文摄影。
我有些吃惊,原来以为洪老师是玩相机搞收藏的,现在才知道他是摄影高手啊,我似乎觉得同他有了距离感。
人文摄影一直是我喜欢的,但是这几年虽然多次去云贵游玩,有很好的拍摄题材,但我为了写旅游文章,明显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所拍的东西都是配合文章的插图,而忽略了摄影本身的冲击力,看了洪老师的作品,第一印象是作品本身就会说话,不需要文字的过分解释,视觉冲击力很强。
对洪老师的另一个感觉是他与拍摄者的距离很近,记得早年看见一个大师说过“你照片拍得不好,是你与拍摄者的距离不够靠近”。年轻时理解,就是拍照时站得太远了,而现在明白这距离更多是心里距离,而不是镜头的距离。
你对被摄者的尊重与同情,思想有多远,艺术才有多远,否则再好题材,你也找不到表达的角度,发现不了生活与人性中闪光的一面。好作品首先是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
星期六我们几位朋友参加孙以文在奉贤青溪古镇的老相机拍摄活动,晚上喝了很多酒,走不了,就留宿了,第二天一早就同洪老师去他家里看看。
洪老师一再说他不收藏相机,在华侨相机收藏协会也是主要做编写报刊、帮祖老师出版书籍(他称自己是打杂帮忙),而他本人并不收藏相机。
虽然不做收藏,但他喜欢相机,在各个时期把玩过不下三十种相机,而他所说的把玩,其实就是使用和拍摄。
洪老师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他一个人生活在这里,但是生活的规律与规范,这一点是很多上海人的生活态度与理念,精致又细致。
房子虽然不大,花开几个明显的区域,有喝茶的地方,有工作的地方,有做手工的工具间。
洪老师喜欢音乐,家里有小提琴、钢琴,还有三把明晃晃的萨克斯,他说平时都是去外面吹的,不能影响邻居……
坐下茶饮,我开始追问他的摄影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他说是在天津长大的,工作时才回到上海,进工厂后跟着师傅学钳工,有一天突然发现师傅自己冲洗照片,觉得特别的有趣,就同师傅学,然后自己也买来晒箱和放大机,越学越深入,直到把家里存的底片都冲洗放大几遍才想起,自己还没有相机,还没有去拍照片呢。
于是买了人生的第一台相机,北京产的长城DF相机,又开始学习冲洗胶卷技术,等熟悉了,又觉得不过瘾,又买了海鸥DF单反相机,就是这台海鸥单反,在八十年代初的一次偶然的拍摄题材邂逅,让他“爆了”。
那是他带儿子去动物园游玩,刚好有人掉进了狮山,在人们的惊恐间,狮子下口了,叼起了人,场面非常恐怖和危急,而这一瞬间被他扑捉到了。还好工作人员及时赶来,将狮子驱离,人虽然被咬得鲜血淋漓,却没有生命之忧……
他马上把胶卷送到了新民晚报,报社马上冲洗,第二天显著位置刊登,洪老师“一照”成名,第二天大街小巷的人,认识的都来打招呼,不认识的也知道了上海动物园狮子咬人事件,事后说起来,惊呼“那照片原来是你拍的啊!”
这一成名照,让洪老师有了感觉,内心的兴奋和信心倍增,不仅随身带着相机,到处拍照,也被工厂重视,借调到了工会,成了半专职的摄影人员,平时拍照不说,还有一个“美差”,就是年年带着退休人员,游山玩水,为他们拍照。摄影为他带来机会,也带来更多的快乐。
但是洪老师至今依然认为自己摄影是一种爱好,没有名利思想,也没有想作为求生发财的手段,他喜欢拍人,想通过摄影者与被摄者的眼睛,看到彼此的心灵,那就是一种诉说啊。
所以他喜欢街拍,喜欢搭讪,喜欢与陌生者交流,用相机或手机记录瞬间,用照片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感知他们的温饱与冷暖,表达自己的温情与柔软。
他去过四次印度,走过三十多个地方,都是深入到大街小巷,社会的底层。
印度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有各种阶层人群的存在,但又是温和的,不紧不慢地生活在自己的层次里,用语言可能不好描述,但是照片却能真实的体现,现实与现状,还有人们眼神里的清澈与友善。
洪老师给我们讲他在印度拍摄的经历,除了发现与挖掘,还有很多感动,被人请到家里喝茶,看到乞食者的秩序,拍下满身苍蝇老妇的凄凉,也有一些小混混的敲诈,但总的体会是印度社会是平和的,对于拍摄者也是安全的,重要的是人文题材太丰富,无论是有色人种的镜头感、生存环境与建筑的颜色,还有丰富的表情与服饰,都太有诱惑力了。
听得我们痴迷和跃跃欲试,而孙以文更是直接说,疫情结束,组织印度之旅,快憋死了……
洪老师很谦虚,知道我要写东西,一再说自己不收藏相机,但是一生使用了三十多种相机,对很多老相机都很熟悉;他又说自己不是摄影家,只是一个爱拍照的摄影人,但是他拍摄了大量的人文作品,仅印度就有几百张精彩照片。
洪老师,您还想怎么样呢?
(洪老师非常谦虚,一定要称他“老洪”,不能叫“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