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王心慧宋桔丽刘景涛各地区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在杭州冲击两万亿之城的关键节点,高新区(滨江)的工业增加值稳居杭州全市第一,继续坐稳杭州“工业第一区”宝座。没有产业链的根深蒂固,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成为全国各个地区竞逐工业赛道、放大城市能级的有力抓手。一个千亿级乃至万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足以撬动一个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工业增加值位次的“稳”,背后是产业“底盘”的稳固支撑。这份“稳”,从何而来?“邻居”就是上下游能够坐稳杭州“工业第一区”宝座,得益于高新区(滨江)诞生了较为完整且具备稳定性的产业体系。高新区(滨江)多年来围绕数字经济延链补链,打造出一条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到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物联网系统集成、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开发以及电子商务运用,再到网络运营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网络安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体系。产业链的密切程度,企业的体会最为深刻。杭州康奋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业务板块集中在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智慧物流两大领域。前不久,康奋威企业负责人在物联网小镇参加了一场“链”上早餐会——e谷早餐会智能制造专场,到场的企业有海康机器人、德施曼、西图盟等,它们均是机器视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放眼整个高新区(滨江),机器人集群企业已超50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8家,它们共同构成了“上游芯片和关键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整机制造—下游机器人系统集成”的机器人产业链条。会后,康奋威企业负责人发出了如此感叹:“我们的邻居就是上下游。”这样的描述其实并不夸张,在物联网小镇园区内,从康奋威大厦步行1公里,就能到达海康威视总部大楼。其实在这场早餐会之前,康奋威就已经在其所生产的串焊机上应用了海康威视的视觉智能设备。所谓串焊机,指的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片串联焊接成光伏电池组件的自动化设备。在串焊机实现自主国产化之前,国内太阳能电池板大多通过人工焊接完成,耗时长、效率低、破损率高。而康奋威生产的串焊机,一台设备就能抵得上30个熟练工人的产能。有了海康的“机器眼”,光伏组件的生产精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康奋威与海康业务板块的紧密耦合,正是高新区(滨江)内产业高度协同的缩影。高新区(滨江)是全球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产业链最完善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部省市区协同共建的高能级平台——“中国视谷”的核心区。为何高新区(滨江)能够成为“中国视谷”的强龙头?在数字安防领域,滨江形成了以应用服务为牵引、核心技术为核心、基础软硬件为支撑的集群协作生态;在网络通信领域,滨江形成了“通信元器件—系统设备—网络通信安全与服务”的产业协作格局。无论是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还是市场生态与配套体系,滨江均有着无法比拟的先发优势。当前,高新区(滨江)正在进行“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升。按照杭州市最新发布的“中国视谷”建设目标,到年,整个杭州的视觉智能产品总体规模将达1万亿元。高新区(滨江)也正在积极拓展视觉智能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智能机器人等细分赛道,推动工业视觉向3C电子、半导体、锂电、光伏、物流等领域不断衍生新产业,打造智能物联万亿级产业集群。90%的创新密码很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