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今天的经济下别躺平,保住工作,努力做个人

发布时间:2023/3/2 23:10:12   
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文/墨花

1

由于是财经编辑的缘故,我平常会采访许多经济学界的大咖,以及看许多经济学家们的观点。

记得在年,就有经济学家提出普通人要谨慎投资,保住工作,精进自己。

疫情反复,这两年经济形势不佳。尤其是今年,就业市场更差了。经济学家何帆发出忠告“不要辞职”,因为工作是真的不好找,跳槽涨薪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如今创业和投资话题熄火了,副业成了标配,做个人IP成了普通人的“自救之道”。

做个人IP,简单理解就是输出点内容。

古典老师在直播时讲过一个故事:一名员工被裁员了,一时没有找到工作,闲着没事写公号,将自己在那份工作中的经验做总结和输出。不曾预到,他的前老板看到了这些文章,一问竟然是被裁员工写的,赶紧把他召了回来,加薪升职。

自媒体是个人影响力的放大器。

我自己在找采访对象时,除了联络大咖,也会采访一些行业内人士,我时常搜索垂直领域的分析类文章,通过这些文章联系上写作者。

即便是一两千阅读量的小号(公号为主),只要内容足够好,也会被看到。借助媒体采访报道,个人的影响力会迅速放大,逐步出圈。

有了粉丝和影响力,就不愁变现。最常见的就是接广告变现,这方面目前小红书平台最有优势,想接广告的建议优先研究怎么做小红书。

还有一种是通过做付费课程、训练营来变现,本质是将自己擅长的事做成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招募有需求的用户付费学习。

如果说过去一次次的风口是创业的时代,那么当下的经济寒冬是个体崛起的时代。

2

最近看了一本书《超级创始人》,作者阿里·塔马塞布是一名硅谷风险投资人,调查了家独角兽创业公司,搜集了近3万个数据,访谈了不少美国独角兽公司创始人,将独角兽公司创业成功的规律总结了出来。

我从中提取了三点对个人做IP有参考价值的点。

第一点:做个人品牌前,先想想自己的“基因”是什么。

这里的基因,指的是一个人的学历、职业经历、性格喜好等,连伴侣的特质也算在内。

《超级创始人》中写到: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中,约60%曾在微软、谷歌、亚马逊、高盛、麦肯锡等名企工作过。在大公司打工,除了高于行业的薪水,还能接触到前沿的行业信息、人脉资源,创业时候还能复制大公司的工作流程、创意文化、商业模式等。

学历因素也很关键。书中数据显示,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以高学历为主。36%的人拥有学士学位,22%的人拥有学士加MBA学位,还有1/3的人拥有硕士、医学学位、法律学位或博士学位。

学历背后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

聊聊我熟悉的杭州这边的两位女性创业者,李丹阳和崔璀。

李丹阳,浙大医学硕士,年生娃后做了全职妈妈,期间遇上父亲脑癌复发,痛楚和疲惫交加。而丈夫林威的一次次加薪升职,也加剧了她的不安全感。

为了调整儿子的睡眠时间,她看书研究,顺利搞定,还将各种科学育儿方法发到妈妈群,结果被妈妈们鼓励应该去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