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镜头与时代对话记录家国细节的王文澜,与

发布时间:2022/9/5 9:12:16   

您现在看到的,是拍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时代摄影师系列对话。

这一周,我们将用五位摄影师的影像与口述,与大家一起探寻逝去的社会风貌,梳理这些年的家国变化。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与摄影师王文澜的对话。

个人简介

王文澜,中国日报社高级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参加过四五运动、唐山大地震、老山前线、抗洪救灾等突发性新闻采访和党代会、全国人大、政协、各国首脑访华等重大国事新闻报道。

在全国新闻摄影优秀作品评选中获金、银、铜牌奖及中国新闻奖。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全国人像摄影十杰、中国新闻摄影学术贡献奖。先后担任全国影展、国际影展、新闻影展、中国摄影金像奖和国家图书奖评委。

策划编辑出版《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瞬间》《中国纪事》《自行车的日子》《偶然》《地平线》《家国细节》《动感亚洲》《时代肖像》《观澜:一位摄影记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您是怎么接触到摄影这个领域的?

我的舅舅,是年成立的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第一批会员,叫韩学章。我和哥哥弟弟们从小就喜欢到舅舅家看他放大照片。可以说,我们是从小被他的相机“照”大的。舅舅也知道我们哥四个爱好摄影,常常一有空就辅导我们。

△年,北京,阳光下的女青年。

年,因为学校停课,我成了个“逍遥派”。那时候我常和大院里几个玩伴一起骑车去北京各个景点玩,香山、颐和园、十三陵、长城都被我们逛遍了。

△年,北京八达岭,重修长城。

大家去玩嘛肯定就要照相,那时候相机很少见,就借了别人家的照相机开始拍照,用饭碗、盘子来显影和定影,自己做印相机和放大机。

但我学摄影的前十年,差不多都是为了娱乐,留下的是“到此一游”。现在回想,这整个十年拍出来的差不多都是“废片”,讲的是空话。其实也是因为当局者迷,第一当时看不到国外的东西,不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第二这胶卷都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我也舍不得去拍别人,就没这意识。

●那是什么时候有的这种意识的转变?

年算是我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周总理逝世、四五运动、唐山大地震等。其中唐山大地震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在唐山差点丢了性命。

△年清明,北京天安门广场,百万民众悼念周总理。

地震发生后,我跟着部队第一时间进了灾区,看到的景象就和原子弹爆炸一样惨烈。那时候我不能只拍照,还得救援挖人,也不能只拍报道照片,还得给历史留下一些记录照片。

△年,唐山,部队指战员奔赴地震灾区。

到震区的第八天,我得了疟疾,一天上吐下泻二三十次。那会儿也没有病房,我就躺在倒塌的水泥板上,白天被太阳晒,晚上被大雨淋,交叉感染严重。

一位医疗队的大夫给了我一个偏方——喝稀释后的碘酒。把用于外伤消毒的碘酒内服,说是能给肠子杀毒。我喝下去后受不了,直往外喷,他说我这样活不了,所以我坚持喝了三四天,还真是奇迹,不知怎么就痊愈了。

△年8月9日晚,唐山,被埋13天之久的卢桂兰获救。

我病好出院的时候正好是震后第十三天,前线指战员发现了废墟里的卢桂兰。我觉得我是绝处逢生,她是死里逃生,我俩一起涅槃了。

年,我才算是一只脚迈入了新闻摄影,把镜头从对准自己转到对准他人和社会。

●从那以后,您就开始有意识地拍摄纪实摄影作品了吗?

我在年拍下的纪实照片大多是无意识的,那些事件结束后我拍的都是艺术和风光照片。年我刚到报社的时候,还是习惯把照片拍得艺术些。报社的外国编辑常问:“Mr.Wang,你能不能把照片拍得一目了然些?”因为他们带了很多国际图片意识,所以我就跟着慢慢学。

△年,北京三里屯,新开张的美发屋。

△年,北京永定门火车站。

那时候我也有条件去阅读一些国内外的摄影书籍了,在以前从未了解过的作品和理论的冲击下,我猛地意识到,虽然自己耽误了十年,但我还来得及拍下年到年这半个世纪里的我眼中的中国。

△年,北京天安门金水桥,中国模特展示北欧裘皮时装。

△年,北京龙潭湖,“如今闺女真敢穿”。

△年,中国美术馆,罗丹代表作《思想者》来到北京。

摄影,就是要去反映那些即将产生或即将消失的东西才有意义。

△年,北京西单商场,观看黑白电视机的顾客。

△年,重庆大足区。

△年,海南海口,商城每晚的欢送仪式。

比如胡同,上世纪80年代时北京还有几千条,现在剩得不多了。自行车也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

△年,北京城区的拆迁户。

●当时为什么选择把镜头对准自行车呢?

我们原来是“自行车王国”,我本想把它作为“改革开放”摄影题材里的一个“装饰”。拍到上世纪末时我发现自行车越拍越少,但那时候也没想到自行车会消失得这么快。

△年,上海光新路,自行车王国。

后来很多外国摄影师来问我这是在哪拍的,我只能告诉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了。为什么没了呢?因为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都让给机动车了。两个轮子变四个轮子,我们变成了“汽车大国”。

●从胶片到单反再到手机,拍摄工具的变化给新闻摄影记者带来什么影响?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应该何去何从?

我比较传统,迷恋胶片的味道和悬念。我觉得数码快速、没有曲折性,但它是冰冷的。数码对于新闻工作者们来说是个很好的工具,它使摄影记者从“暗无天日”到“光天化日”,还从电脑发稿发展到手机发稿。

但这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数码摄影的“语法”和胶片不同。以前报纸刊登照片是“有没有我不管,好照片我才用”,现在是“好不好我不管,总比没有强”。网上许多照片可能影像质量不高,但也会因为“新标准”被选用。

△年,北京一家麦当劳门店开业。

△年,北京西单街头的珠算课。

摄影记者要拿出有深度的影像,要用组照、专题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不可被代替,才能“存活”。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做个全才,会摄影、会摄像还要会文字,而且要主动去研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

●评价一张好照片的标准是什么?

一张好照片的评判因素有很多,但我觉得它首先要“真”。我说的“真”还不只是真实的“真”,它要一看就知道是拍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你要捕捉让人叫绝的瞬间和情感,才能真正地打动读者。

△年,北京朝内大街,“有其父必有其子”。

△年,北京街头大碗茶。

△年,北京冬季大白菜上市。

△年,上海里弄,居民观看比赛转播。

△年,陜西陇县,社火的午餐。

●您觉得中国摄影最好的时代是什么时候?

不管什么时候问我,我都会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如果你出国你会发现,现在除了战争国家外,其他国家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为什么外国摄影师喜欢来中国拍照,因为中国正处于变化之中,而且中国变化得快。摄影师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追逐“变化”。

△年10月,北京故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游览御花园。

△年,北京天坛,国际品牌进入中国。

●对您来说,摄影是什么?

我们生活在摄影当中,摄影不仅仅是一份职业。对我来说,摄影是呼吸,是生活的所有过程。

△年,北京三里屯,街头的小吃摊。

采写新京报记者薛珺殷楠陈婉婷摄影王文澜

编辑陈婉婷校对郭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