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他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让更多的人读懂供电人

发布时间:2022/9/10 21:28:42   

感动心语:农村出生的他勤奋努力,下现场、写稿、编辑视频工作成了他生命主旋律,撰写人物通讯感情细腻,故事性强,他以自己的多才多艺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敬与厚爱,社会各界人士都亲切称他为“李师傅”。

李义友徒步赶往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陈书忠摄)

“做好一个记者,我们要向供电公司的‘李师傅’学习,他不怕吃苦,专注专业,在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是福建省浦城县宣传部副部长王树瑜在融媒体会议时经常说的一句话。

被称之为“李师傅”的是福建省浦城供电公司新闻中心主任,这个在奥运会开幕式那天转为正式党员的来自农村的汉子,纯朴憨厚,不善言辩,却是个集“写、拍、编”三栖全能的人物。参加过四川汶川重建拍摄,支援过“尼拍特”“莫兰蒂”“鲇鱼”“金砖保电”、南平特大洪灾等拍摄宣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曾连续五年获得福建省电力公司品牌宣传先进个人、《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华东电力报》、《福建日报》、《闽北日报》优秀通讯员,其新闻稿件与图片多次在省级以上媒体获奖。

强势出击一鸣惊人

年7月中旬,李义友竞聘到浦城供电公司担任宣传干事仅一个月内,就接二连三在《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等媒体发表了报道和图片,同时拍摄的录像新闻也接二连三在省市电视台播出。他的强势出击,令同行们大吃一惊,颇不理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刚步入新闻宣传行业为何能够如此“频频得手”,一鸣惊人。

李义友徒步赶往洪灾现场。(叶凌云)

但是,了解他的人半点也不感到奇怪。在他的家乡,早就是个名人了。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开会》、《电子琴独奏》、《太空霹雳舞》分别获得北片七个乡镇的一、二等奖,高中没毕业就开始在报刊杂志发表小说,在之后的7年内,成了闽北地区发表中短篇小说最多的年轻作者之一。后因由种种原因搁笔,但他对摄影的爱好却一直保持下来,从黑白玩到彩色,从到胶片相机再到现代数码相机,他陆续买了12台,并且自己制作印相机与放大机,下乡为村民照相。

“只要喜欢的东西,就会用心钻研,直到弄通为止。”这是他的一个特点。年,电脑在乡下还是个稀罕物,但他对电脑打字非常入迷。当时电脑非常昂贵,动辄上万元,他只好买了一台学习机,苦练打字本领。年,在九牧供电所当驾驶员的他迷上了摄像,并自己购了摄像机。玩上录像机后,他发现用电脑采集视频文件是个难题,于是进城买书,边看书,边钻研,仅用两个通宵,学会电脑采集视频。他的寝室堆满了照相、PS图片处理软件、录像编辑等工具书,多年的勤学与实践,练就了他采集、编辑等过硬本领。

身上集中了如此多种技艺的他,宛如汇聚了高能量的火山,蓄势待发。年7月,他在浦城供电公司竞聘宣传干事的考试中,通过打字速度、摄影、摄像、现场写稿四项测试,以总分第一的成绩破茧而出。

纵横现场才艺大展

年的冬末春初,一场百年不遇的冰灾降临闽北大地,浦城供电设施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断杆倒线,到处一片。在飘舞的雪花和刺骨的寒风中,他每天与抢修人员奔赴作业点,身上背着的“长枪短炮”轮番使用,不停拍摄,利用自己娴熟悉的拍摄技巧,把电力员工与冰灾搏斗的历史镜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白天在现场,晚上加班整理图片、编辑录像、采写稿件,每天至少在深夜12点以后才能休息……整整34天,他就这样度过的。这一年,人到中年的他第一次没有陪伴81的母亲吃年夜饭,没有出现在抱着他长大的60岁姐姐的生日宴会上,更没有为女儿添置过年新衣服。春节期间,由于饭店关门,在正月初二到初四的三天时间内,他只吃了四餐饭。在他的艰辛努力下,一篇篇从前线发回的报道,在字里行间向我们讲述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一幅幅图片让我们记住了这个冬春交替太多的故事。他用手中的笔为人们送来了精神大餐、用摄像机给人们带来了震撼的画面,更多的人们读懂和理解了供电人为人民服务的精髓。   

李义友在福建闽清采访时进入农家用随身带的电脑发送稿图。(林翔)

他的执着与勤奋也换回了丰硕成果。整个抗击冰灾的岁月里,他的现场图片和报道以及录像新闻,在《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采用后,不仅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依据,而且得到断电用电户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4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