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拿走不谢关于2020全球市场的72个预

发布时间:2023/1/12 22:20:27   
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657304.html

经历了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冲突的波澜起伏,似乎任何预言的错误都可以找到足够的理由。股市预测很难?千寻帮你

年10月,IMF预测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3.7%;到了年10月,还是IMF,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设定在3%——大幅调低了0.7个百分点。年是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低点。就在两年间,全球经济从“同步复苏”反转为“同步放缓”。

这和美联储在年“被预计的行动”和“事实上的行动”之间的巨大反转如出一辙:从市场预计全年加息2~3次,最终则为3次降息。美联储的行动“带动”了我们对年市场的一系列预测错误:我们预测年全球股市和美国股市会高位回撤走弱,但事实上市场在美联储的宽松呵护下继续走强。

而美联储的宽松政策有足够的理由。年,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延展,美国对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率最高时达21%。年以来中美双边贸易下降9%,直接投资下降60%。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摩擦直接将全球带入了贸易、制造业和投资相互交织的下行。因此,当中美两国在年底宣布将签署第一阶段协议,整个世界都暂时舒了一口气。

终于舒了一口气,我们才开始有心思仔细盘点年预言还错了哪些,错在哪里。年的47个预测问题,我们错了15个,大致成绩和年持平。除了上述最大的趋势判断失误外,我们预测美元指数会继续走强到,但美元最高到了99.68;我们预测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但人民币破了7,却也波澜不惊。我们对于全球和中国创新的速度过于心急,中国AI芯片竞争占优、边缘计算崛起、抑郁症治疗突破、垃圾处理重大创新,最终都没有出现。

同时,那些被证明正确的预测,正好也符合我们的期许,令人欣喜。华为并未失去中国以外的市场,年其销售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亿美元;“量子霸权”的重大突破成为现实;加密货币市场不仅实现了整合,还有新型稳定币Libra白皮书的问世……

而若说到年预测的最大遗憾,当属WTO改革未能如愿推进。不仅如此,WTO“皇冠上的明珠”、护航全球贸易风雨兼程助推全球化巨大成功的“功臣”——上诉机构(AB)因美国的义无反顾全力阻扰,终于在年12月正式停摆,不少为之奋斗几十年的贸易人士扼腕叹息、泪流满面。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这也许是全球贸易重回“丛林时代”的关键转折点,很难想象,没有裁判的竞技场会演化成怎样的未来。

尤其是在全球贸易和全球价值链将全世界紧密相连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和联结,美国的大部分电子产品在中国组装,而中国的技术产业依赖来自美国的中间产品,例如机器人制造中55%、云计算中65%、半导体中90%的中间品。“脱钩”或者“部分脱钩”需要10~15年的时间,翻译为经济学语言,就是极其高昂的效率损失和全球增长、贸易以及福利的巨大代价。

我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未来。而未来正在年渐次展开。考虑到世界的挑战与日俱增,我们今年的预测大幅扩容,从年的47个问题扩展到年的72个问题。希望世界应对挑战的空间和工具和我们的问题同步增长,期待年再度回首时,我们预测准确的比例上升,世界变得更好。

最后,衷心感谢和祝贺去年和我们一起预测的朋友们,在近个参与答题的朋友中,准确率超过50%的人占了50%。邀请大家继续与我们同行,年,与我们同行的还会有一位音乐巨人——岁的贝多芬。

全球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

01全球经济增长能否从危机后的最低水平回升?

周艾琳

能。

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至3%,这是金融危机后的最低点,主要原因是制造业景气度低于预期和贸易环境恶化。不过,IMF预期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回升至3.4%。年,全球央行重启宽松货币政策,部分国家财政发力,这些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往往存在时滞,而由于保护主义情绪抬头,此次的时滞尤其长。所以,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在年会有些许反弹,但仍不足以展现一个令人乐观的场景。

02美国经济增长率是否会显著降低,并走向“日本式衰退”?

周艾琳

不会。

年美国GDP从第二季度的环比增长2.0%上升到第三季度的环比增长2.1%,11月失业率降至3.5%,为50年来最低水平,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保持在同比增长1.6%的温和水平。这些都显示美国经济尚未呈现“日本式衰退”的状态。

尽管制造业数据不尽如人意,且美债收益率曲线多次出现倒挂引发衰退担忧,但其影响并未传导至就业和消费。只要贸易形势不急转直下,企业仍将维持稳定的资本支出。IMF年10月将美国年经济增速预测上调至2.1%,这仍是可观的数字。年美国经济还可能受到基建投资上升的刺激。特朗普在年竞选时作出了几项关键承诺,包括减税、针对贸易伙伴的贸易战、医保改革、沿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以及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目前只有最后一个目标尚未启动。

03美联储会否全年按兵不动?

周艾琳

不会。

尽管美联储预计年将按兵不动,并预计未来三年(~年)的利率水平分别为1.5%、1.9%、2.1%,但美联储的预测很少精准,年底时预计年将加息一次,但当年连续三次降息。多数机构认为,假设年局面不出现恶化,需要降息1次;而如果情况差于预期,则需要降息至少3次。如果美联储继续降息,那么年6月、7月、9月的议息会议料将是降息窗口。

04德国是否会推出亿欧元的刺激计划?

吴将

不会。

德国推出额度达到亿欧元的刺激计划,除非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第一,全球贸易局势彻底冰封、金融海啸爆发并致使德国经济崩盘,工业订单、出口均下降10%以上,且GDP萎缩超过5%;第二,德国抛弃自己优良的历史传统,不再执着于对财政平衡(“黑零”)的刚性追求,转而效仿美国疯狂举债;第三,支离破碎、各自为政的德国议院各党派放弃立场,联合起来废除基本法中的“债务刹车”法案。以上任何条件发生的概率都极低。

05欧洲央行能否显著降低对负利率的依赖?

周艾琳

不能。

主流观点预测年欧洲央行将按兵不动。年9月,欧洲央行宣布“降息+重启QE+分级利率”三项决定,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任期的最后一刻再度震惊世界。分级利率制度旨在缓解负利率下,降息对银行业盈利的不利影响。对银行持有的超额流动性——超出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量,有一部分免于负利率(-0.5%)的惩罚,免除的部分享受0利率。各界认为欧元区货币政策宽松已达极限,但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的缺位将央行推至风口浪尖,由于后者出现实质性改变的可能性仍很低,欧元区将难以摆脱对于负利率政策的依赖。

06全球65岁以上的人是否会比5岁以下的还要多?

致知

会。

年,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将超过5岁以下的人口。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全球人口总数呈现出的趋势是:总人口不断上升,5岁以下的人口数量相对稳定,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65岁人口可能会达到25亿,近四倍于5岁以下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强会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政府在养老方面的支出将会不断增长,而工作和缴纳税收的人口比重却在下滑。

07中国经济增速是否会显著跌破6%?

祝嫣然

不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稳增长”,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尽管GDP翻番目标只要5.6%左右的增速便可实现,但要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就业稳定,不能让经济失速。

预计在趋势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叠加、国际与国内不利因素强化的作用下,年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回缓,但在“六稳”举措进一步发力、改革红利进一步显化、逆周期政策加力提效的作用下,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将持续显现,年GDP增速将在6.0%附近。

08中国的总体杠杆率是否会继续上升?

段思宇

会。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考虑到经济增速面临的下行压力,“稳增长”需要宏观杠杆率的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一方面,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政府部门杠杆率相应会有所上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降准效果将逐步显现,企业贷款会更加积极。当下更多挑战在于结构性去杠杆,即在整体杠杆率稳定的背景下逐步压降国企和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即如何取得“稳增长”与“稳杠杆”之间的平衡。

09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长会否继续保持高位?

刘展超

会,但将适当回落。

年前11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0.2%。房地产投资仍然是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体经济的压舱石之一。年至今,房地产投资增速虽略有波动,但从未出现过负增长。

年,中国楼市既要坚持“房住不炒”,不刺激楼市以免房价大幅波动,同时也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不宜加码调控来抑制楼市需求,在这个双重目标之下,国内房地产投资无望出现大幅增长,但也不会出现猛然下跌的情形。保持平稳发展,维持在6%~10%的增长区间应是各方期望的状态。

10中国通胀压力是否会显著下行?

祝嫣然

会。

年猪肉价格高企抬升CPI引发市场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9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