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优势 >> 用好村级监督的放大镜红网
年3月,宜章县脱贫摘帽。为解决农村基层监督薄弱环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该县纪委监委探索在县、乡、村三级设立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机构,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实现对村级公共事务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监督。(7月26日《湖南日报》)
据悉,在以前,因为村里公共事务公开不及时、不规范、不透明,让少数别有用心的村干部有机可乘,由此产生了一些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侵吞私分等“微腐败”问题。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反腐的发力点。宜章县探索设立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机构,紧盯基层“微腐”加强村级监督,无疑给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者当头一棒,释放出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绝不放过的强烈信号。
“微腐败”看似显得“微不足道”,但实质是公权私用和滥用,直接吞噬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危害甚大。因此,治理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既要推动监察监督全覆盖、把压力传递到“最后一公里”,也要盯住重点领域重点人,做到有的放矢,细“治”入“微”,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首先,要抓住“牛鼻子”,从突出问题切入,摸清群众身边的“痛点”,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做到“对症下药”,让群众感到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
其次,要高悬“问责剑”。加大惩治和问责力度,把严肃查办案件作为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手段,绝不搞“法不责众”,绝不能姑息迁就,让那些想利用手中职权“捞一把”的人收敛收手。
再有,要扎紧“铁笼子”。深化源头治理,强化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注重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加强建章立制,在深化标本兼治中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止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
此外,要以“最大的决心”强化日常监督。比如,今年以来,宜章县积极探索农村公共事务监督新举措,在县、乡、村三级试点设立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机构,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从而实现对村级公共事务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监督。村务公开栏上,各项收支清晰明了,自然群众心中也就敞亮了,正如村民们表示:“村里每一分钱我们都知道怎么来的、怎么用的,不用担心被贪污。”
天下之势,常系民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探索设立村(社区)公共事务监督机构,皆在拓宽监督渠道、织密监督网络,有利于充分激活、释放群众监督的活力。为此,要努力拓宽群众参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渠道,真正让群众拥有评价权,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