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3/22 19:33:10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阅读时间约30分钟

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意识相近,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基本特点。文化的共融协同发展,是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基础。本文在上海大都市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大都市圈面临着文化协同共识性有待加强、“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及广度不够等问题,最后结合达成文化战略共识、突出文化强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重塑区域文化品牌的思路,提出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的整体保护与活化遗产群、共建江南韵味的镇村联盟、构建魅力彰显的文化旅游圈、联合策划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开展大都市圈文化人才互通等基本策略。

关键词:上海大都市圈;文化;一体化

年12月,中央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这标志着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步入了战略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是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因此,构建上海大都市圈的合作机制,不仅是贯彻落实这个战略任务的具体内容,更是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的创新实践。从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来看,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已开始积极探索推进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等领域的点上联动或协同。如嘉兴、苏州吴江区、上海青浦协同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文化生态湖区,建设高标准建设水乡客厅,实现内河航运领域文化休闲旅游的无缝对接;南通贯彻落实“南通:上海下一站”扩大旅游品牌效应,加快提升南通大城市文化建设;舟山提出“接轨上海、打造独具风情的最美海岛”,推动群岛的全域发展。政府部门之间也逐步形成工作对接机制,如上海、苏州、南通、嘉兴、湖州等地民政部门开展地市级合作等。因此,结合各城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全方位分析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明确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策略,是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现状

(一)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1.公共文化服务能级不断提高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城市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尽管数量与品质存在一定差距,但总的来说硬件设施建设与软件服务已取得“齐头并进”的成效。

一是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城市空间计划里逐渐将文化赋能提升到重要位置,注重文化优势,增强各城市文化地标的辨识度,彰显江南文化的多姿多彩。如上海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临港新片区,拓展延伸从淀山湖到滴水湖的城市东西文化轴的文化设施布局;宁波的天一阁博物馆新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河海博物馆、文化馆新馆、新音乐厅、档案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新时代宁波文化地标。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覆盖。目前,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已基本建成市、区、街镇、村(居委会)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平均约0.3平方米,“1+8”城市拥有博物馆家、公共图书馆家、群艺馆、文化馆(站)个。苏州提出年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15次,城乡艺术表演团体个。上海、苏州、宁波几个城市的艺术表演团体国内年度演出场次均已上万,观众人次也均达到多万人次。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取得新进展。近几年,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着力将数字影视、文化智造、数字传媒、数字音乐等数字赋能文化领域,打造公共文化领域的“云”建设,数字文化馆、智慧博物馆不断涌现,逐步实现了城市“文化云”平台的全覆盖,并结合城市区域产业优势,打造各具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如宁波打造“云上文化”品牌;苏州通过“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整合文旅资源,提升文旅服务品质等。

四是公共文化服务开启联动共享。由于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具有很多文化共通性,各城市间开始尝试通过公共文化的合作机制搭建文化发展合作机制,聚集各城市精英人物,会聚全国先进经验,开展城市间文化实际运作项目,通过区域内公共文化机构的联动共享,推动城市间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叠加。如年10月23日,由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局联合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浦东新区文广局、嘉定区文广局、苏浙皖三省示范区文化(广)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共同发起建立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39个城市(区)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虹桥宣言》,在该合作机制框架下,定期举办“合作机制年会”,搭建文化发展合作平台,商立具体实质性项目。

2.传统优秀文化传承有力

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要素品类众多、数量巨大,有远近闻名的世界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城市的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和活化工作成绩显著。

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稳步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文物管理部门均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一些城市的地下、水下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取得重大发现。如上海的广富林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到多平方米,在环太湖地区文明进程研究、福泉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取得重大突破。据统计,“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现有11项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3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具备较高的遗产密度,平方千米范围内包含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资源点不少于10处,且具有旅游热度”。在文物利用方面,各城市引导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生产生活实践,拓宽传统文化多元利用方式。如宁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沿线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水下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海丝、海防、海港遗存研究。此外,各城市还鼓励社会力量和专业机构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做精做强传统文化品牌。如上海通过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推进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利用。

二是博物馆能级提升明显。(1)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质量显著提高。如上海博物馆“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上海鲁迅纪念馆“人之子鲁迅生平陈列”、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寓情于史,以情传神宋庆龄陈列”三个项目第十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2)宣传推广方式多元化。如苏州博物馆运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现代设计手法,萃取传统园林的精髓,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件传统与现代和谐相融的“双面绣”建筑艺术作品。上海博物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展“博物馆之夜”等加大博物馆宣传,推出“文化上海”发布、导览、品鉴、典藏四大系列丛书及App手机应用软件等。

三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成效凸显。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积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各城市各显其能,一方面深入推进“非遗在社区”“非遗进校园”,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和专业机构建立非遗传习所和传习点,支持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非遗品牌做精做强。如上海联合国内外高校建设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苏州结合文旅专项行动,通过创意设计,把非遗文化、手工艺转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发展乡村旅游、江南水文化、大闸蟹文化、民宿文化等。

3.文化交流影响力不断提升

进入新的时代,长三角地区跨域文化合作交流更加频繁,包括公共文化供给、市民文化活动、文化合作交流等呈现多元化发展。

一是城市文化合作交流项目增多。上海大都市圈城市间文化活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且不断开启文化交流的协作机制。年9月19日,上海杨浦与浙江嘉兴、浙江温州、江苏扬州、安徽宣城等长三角五座城市的文联工作者和书画家相聚上海浦江之滨,联手举办“爱我中华携手共庆长三角五地书画交流活动”。

二是市民文化节城市间影响力不断提升。创新办节机制,以“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得益”的方式举办上海市民文化节,力求最大限度调动市民的活动参与热情。年3月29日,上海市民文化节首次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安徽芜湖设立长三角分会场,实现四地联动。

三是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如上海通过整合全媒体渠道,以上海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人民外宣建设,构建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上海国际传播工作机制,通过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鼓励增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艺术赛事品牌,提升节庆内涵品质。苏州充分利用涉外媒体平台、海外社交网络平台和国际合作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完善与海外城市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参与国家级品牌项目和主题活动,提高本土文化全球影响力。舟山开展多元化海员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海员服务国际影响力。

《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指数排行榜》显示,在上海大都市圈内文化交流功能方面,上海市区处于全面领先的地位,尤其是在活动演出场次和世界会议数量上优势明显。苏州市区位列第2,凭借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优势,在外国游客点评指标上表现突出。宁波、无锡、常州、湖州、舟山、嘉兴、南通市区排名靠前。昆山市、桐乡市因分别拥有周庄、乌镇核心古镇资源,在外国游客点评指标上具有优势。

(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现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从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与多产业融合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体验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文化消费新趋势。

1.文化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文化实力就是经济潜力,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通过不断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强化城市协同合作共促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平稳上升。

一是文化产业保持平稳增长。文化实力就是经济潜力。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比较均衡,年大都市圈范围内城市文化产业产值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值为5.23%,高于全国4.5%的水平。上海近两年的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增加值略有所降低,但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基本维持在6%左右。苏州和湖州近两年借力文旅融合、产业互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年1月苏州召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年要翻一番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湖州市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的通知》,提到“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8%以上”,结合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趋势、新需求,大力培育发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

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政府通过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保驾护航。各城市正在积极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文化的发展,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搭建服务平台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数字文化产业,涌现出一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龙头代表。比如,苏州科技城文化科技产业园,利用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集聚一批软件与游戏动漫企业;依托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建立的“VirtualStudio”文化创意在线虚拟工作室系统平台等,吸引文化科技企业集聚。

三是城市文化IP产品化、品牌化。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已构建起以江南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共同体价值为引领、以国际化文化平台为载体的现代文化标志传播体系,并积极推进主打文旅融合、突出深度体验的城市文化形象营销推广策略,结合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的城市文化形象营销新模式,通过各类线上平台赋能城市文化形象推广,推进城市IP的品牌化进程。

2.市场发展多元化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形成兼收并蓄、开放平稳、繁荣多元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体系。

一是电影市场发展加速。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积极培育各类电影制作主体,电影制作机构数量显著增长。如无锡着力打造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预计到集聚电影制作及相关企业达到家以上,实现电影及相关产业产值超亿元。上海通过提升“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上海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加强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科技、智库合作与交流。电影票房每年保持快速增长,影院和银幕数量、观影人次持续增加。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实现了放映设备数字化转换。

二是文化演绎市场发展加快。文化演绎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在上海大都市圈呈现出历史新高。基于大麦网年12月的实时文化演出场次数据,上海市区集中了大都市圈内70%的文化演出,总共举办场次,上海市区文化活动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优势明显。与上海相比,其他城市市区的文化活动场次数量明显较少,如苏州市区场次为60次,宁波市区为37次,无锡市区为23次,分列第二、第三、第四位。另外,苏州的张家港市、昆山市也进入十强,表明苏州市总体的文化活动丰富度较高。其他排名进入前十的还包括常州市区、嘉定区、舟山市区、南通市区。自杭州宋城后,年4月上海宋城在黄浦江畔亮相,通过游艺环节,将大型互动体验项目规划成旅游空间,打造了城市演艺新形态。

三是艺术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艺术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加速成长,文化艺术品保税交易作为一种“保税+”新业态,对促进文化艺术品市场主体加速集聚、推动市场高效快速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佳士得全球第11个拍卖中心的上海借势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在国家对外贸易基地内建成0平方米的专业艺术保税仓库,开展的保税艺术品拍卖活动。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亚洲画廊艺术博览会、ART21当代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国际设计创意博览会等艺术博览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文旅融合取得突破

在文旅融合已上升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基于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取得较大成绩。

1.文旅融合发展快速推进

拥有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别齐全、文化和旅游市场建设及相关设施配备相对完善的先天基础优势,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继长三角动漫产业合作联盟、长三角文创特展产业联盟、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长三角文旅产业联盟、长三角影视制作基地联盟、长三角文化装备产业协会联盟等联盟陆续成立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文旅联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一是文旅产业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文旅产业近几年发展呈上升趋势。由于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产业冲击巨大,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因此以下均采用年的数据。根据各城市年鉴的统计数据,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的旅游收入水平比较均衡,除南通外,其他均已达到千亿元,接待游客总数达.8万人次,星级饭店总数个以上。从全国层面上来看,年全国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旅游总收入1.89万亿元,占比28.51%,四分之一多。

//表1年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旅游产业情况

二是文旅产品不断丰富。近年来,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实施“文化+”发展工程,创新开发新业态、新产品,重点加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培育,推进红色旅游向文化、教育等融合发展。如上海红色旅游景区有34个;湖州正在打造南太湖文旅融合发展带,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项目,探索建立“莫干山旅游经济特区”,做大做强世界乡村旅游小镇、丝绸小镇、湖笔小镇、太湖演艺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集群;常州打造“绝色江南闲逸山水”产品集群、“江南门户溯源运河”品牌等。

三是数字文旅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积极推进文旅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开展文旅数字化协同发展。如苏州在着力打造数字文旅中心,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奠定基础;南通依托市智慧文旅平台,加快推进城市文旅智慧导览系统建设。

四是旅游人才培养得到重视。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都将文旅人才培养写进了规划,部分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文化旅游人才整体培养模式,通过各项政策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旅游规划、创意策划、市场营销、智慧旅游等文旅专业人才。

2.开启文旅品牌的融合共建模式

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积极结合各城市间优质文化资源互补,扩大江南文化的影响力。

一是点对点协同建设旅游区。如宁波共建大运河文化带和浙东唐诗之路,打造浙江大花园精品旅游带。无锡积极与常州市武进区深化合作,协同发展竺山湖生态旅游区,推动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协同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加快建设锡宜协同发展区,推进大拈花湾、渎村水乡、周铁总部园区等项目规划建设,打造长三角著名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嘉兴协同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强化与上海青浦、苏州吴江片区的示范协同,努力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二是积极探索协同打造文旅品牌。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近年来在开展文旅活动时开始有意识地积极尝试城市间的合作与共同协办,组织承办各类重大赛事、文体活动、会展论坛等,同时联合开发文旅线路产品。如常州太湖湾与无锡拈花湾、苏州东太湖地区文旅资源的合作开发,联手打造“大运河世界遗产经典游”“环太湖休闲度假精品游”“江南古城古镇古村体验游”等文旅品牌,推出“旅游一卡通联名卡”。

二、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发展评价及问题

(一)发展评价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资源丰富。提升文化国内外影响力,增强文化集聚力、扩大文化辐射力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区域文化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已成为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无论是在战略统筹规划上还是具体项目落实上都需把握“文化十旅游十其他行业领域”多方面的联动融合和协同推进。

1.文化资源丰富,主流文化面向世界的多元表达

江南自古孕育了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情愫”,江南的富裕、崇文重教、勤劳、雅致、文化繁盛、文人辈出、豪迈的家国情怀等在各种文学、历史、诗歌中不断深化和刻画,从而培育了一种中国本土文化体系中非常鲜明的“江南文化”。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的维度来审视,“江南”的精神纽带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集聚了“江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运河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工业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

(1)文化资源类型多样,并逐步成为城市形象提升的内涵支撑

据上海年鉴报告数据,上海拥有红色旅游景区34个。年上海以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为契机,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推动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和出版物创作生产,建设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形成红色文化宣教品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深化长三角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提升上海红色文化的标识性和知名度。

京杭大运河在江南地区分为江北运河与江南运河两部分,流经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有常州、无锡、苏州和嘉兴。4城市结合各自文化特色,联手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常州,建成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打造“常走大运”,形成全国品牌;无锡,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进一步彰显“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城市形象;苏州,以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为目标,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建设全球“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嘉兴,突出长三角湿地生态、大运河丝路文化旅游、天鹅湖未来科学城优势,致力打造“长三角最优的高水准创新经济引领区、全国一流的高质量生态文明样板区、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城乡融合示范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承载地”。

(2)文化建设呈集群发展,空间布局均衡、特色鲜明

上海大都市圈文化资源丰富,据有关数据统计,上海大都市圈内共有文化资源点处,其中国家级73处、省级77处;生态资源点处,其中国家级46处、省级82处。从文化空间布局上看,已经形成了南北五大特色文化集群。一是以无锡、苏州、湖州、嘉兴为代表的环太湖山水、江南文化之“水乡雅韵”文化集群;二是以宁波为代表的南部书商文化之“书匠儒商”文化集群;三是以舟山为代表的融佛教文化和海洋文化之“佛教仙岛”的文化集群;四是以南通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文化地标为代表发展“江海文化”“养生文化”之“养生福地”集群;五是以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的融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国际都市”文化集群。这五大文化集群,通过相通相融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输出,开展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展现了上海大都市圈文化的包罗万象、包容和谐的特质。

(3)文化资源兼顾传承与利用,跨地市联动保护机制成为未来必然

近几年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上传承与利用的优势逐渐突出,除了运用新技术对物质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实施文物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全市文物、博物馆、珍贵古籍信息数据库,还重视开发其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结合主题旅游等项目形成文化品牌。如苏州,通过构建文物建筑保护传承利用体系,规划建设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馆,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策划组织“江南水乡古镇”申请世界遗产,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此外,城市间的非遗活化利用联动机制初步形成。比如大运河遗产保护,成立了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联盟,下设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协调、组织、实施大运河全线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跨区域、跨部门、跨专业的运河保护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正在探索和形成之中。

2.文化成为带动消费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人民生活中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旺盛,文化方面的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受文化方面的消费影响越来越大。

(1)旅游产业基础优势明显,文旅大市场趋于成熟

从整体上来看,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旅游业趋于成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文化旅游大市场,是长三角区域都市文旅消费的代表。从横向来看,除上海外,其他8个城市差距不明显,且苏州与宁波表现突出。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无锡和舟山也表现不俗。选取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国内旅游规模和入境旅游规模两项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与城市所属省份的全省相比,除个别城市,各项指标基本在均值以上。

//表2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旅游与江苏、浙江省的旅游规模比较(年)

(2)文化消费潜力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现实动力

年整个长三角的GDP总量高达23.73万亿元,GDP超过万亿元的6个城市中,上海大都市圈占了4个,分别为上海、苏州、无锡和宁波。其中,上海超过3.8万亿元,苏州近2万亿元。长三角三省一市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占全国的22%,人均消费能力强劲。选取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旅游国内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两项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其对所属省份的收入有较大的贡献。

//图1年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旅游与江苏、浙江省旅游国内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综合分析

(3)文创产业发展为城市一体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文创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城市聚集人才的聚力器。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都市文化圈提供了产业支撑。如上海确立了建设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年上海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8.9%,跻身上海八大重点产业。苏州也成为重要的创意产业基地,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宁波集中力量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科学布局建设文创港、软件园等一批创新单元,推动科研设施、大院大所、科创企业加速集聚,打造以甬江为主轴的创新带。由文创、科创催生的长三角众多现代都市的时尚文化资源,如演艺、设计、赛事、游戏、购物等,以及由文化、旅游、商业、体育、会展融合形成的都市活力与风情,体现着上海大都市圈最新发展成果和当代魅力。

3.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往高品质方向发展

“区域合作、文旅先行”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经验,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在文化旅游发挥好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大消费、大合作的特征和环境友好属性方面,为探索区域一体化新机制提供良好范例。

(1)区域文旅融合的政策环境向好

文旅融合是国家战略设计,上海大都市圈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着先行发展的角色。近年来各城市之间签署加强文旅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协议。年6月,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旅游管理部门拟签署《长三角地区高品质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战略合作协议》。

依据这份合作协议,三省一市将深挖“中国文化、江南韵味”内涵,围绕长江、大运河等水系和历史文化名城、精品民宿等独特资源,打造区域旅游精品项目;建立统一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制作统一的旅游宣传品,共同开发“一程多站”区域旅游精品线路,推出“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系列快捷旅游产品;瞄准旅游新消费、新体验趋势,放大资源互补优势,联手打造跨区域特色旅游线路。

四地还将突出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并联手创新入境旅游便利政策,共同营造外国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良好环境,引导境外游客用好小时过境免签等有利政策;建立长三角外文旅游网站,加强信息联合发布、产品联合展示、活动联合宣传;建立中外来宾接待联动机制,开发若干条体现“美丽中国”及长三角地域特色的考察采风精品线路,为中外来宾提供更多更优选择,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共同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建立健全重大节事展会旅游资源调节机制,联手做好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扩大进口博览会在旅游住宿、景区游览、购物旅游等方面的带动效应。

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产品,鼓励和支持建立租车异地还车一体化的便捷体系,完善提升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是此次协议重点。三省一市将以智能化、便捷化为导向,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机场、码头、高铁重要站点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形成相互开放、标准统一的区域旅游服务网络;建立全覆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大数据库,实现旅游信息互联互通,建立旅游安全提示、旅游景区(点)大客流预警等信息联合发布机制。

四地还将探索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拟订了长三角旅游领域信用信息“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建立完善长三角旅游联合执法、综合监管机制,联合打击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共同整治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健全长三角旅游诚信系统和失信登记制度,对列入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名单,实现信息互通互联。畅通长三角区域旅游投诉通报和处理渠道,建立健全游客投诉即收即处的快速处理机制。构建旅游应急突发事件的联动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旅游重大事件和旅游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完善旅游交通事故异地救援和保险理赔体系。

(2)区域文旅消费、文旅惠民成为文旅项目开发重点

目前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都比较注重提升文旅产业的内涵、品格和境界,着重对旅游产业人文化、民族化、特色化发展的有效促进,有效发掘,弘扬地域、区域和不同领域的特色文化。如苏州,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建设,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建设“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平台,与各大旅游电商合作,实现文旅场所线上预约全覆盖,与数字文化产业结合,实现苏州特色文旅资源“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全方位展示,精心打造“江南小剧场”,推进江南小书场“三进工程”,策划开发一批体验感强的文旅消费项目。宁波,深化“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顺着运河来看海”等推广活动,打造“大运河海丝之路”“浙东唐诗之路”“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甬菜百碗”等一批文旅金名片,推进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

随着“黄金旅游线”杭黄高铁、上海青浦至吴江黎里、吴江黎里至嘉善西塘2条公交专线开通等一系列的交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不断放大“同城效应”。年“长三角PASS”旅游年卡推出“沪杭宁版”“沪杭版”多款产品,成立“长三角文旅消费一体化联盟”,推出“一票游玩长三角”的文旅消费解决方案。长三角7市1区文旅局与阿里文娱集团合作,推动各城市文化资源和消费者数据共享,政企合作开展文旅惠民,打造具有各地特色的“文旅消费季”。

(3)通过“文化十旅游+其他行业领域”多方面联动融合、协同推进形成新的文创载体

总体而言,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集聚了三角区域内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包括海派文化、吴越文化、淮扬文化、运河文化等,通过发掘丰富多样的本体性文化资源,恰如其分地呈现其文化特色,并通过都市、乡村、非遗、文创、研学等领域的文化与旅游融合途径,初步形成了从文化传承、资源利用、创意设计、空间营造、内容组织安排、媒体营销、整体管理多方面打造的整体性、品牌化的“文旅圈”。如苏州文化标志性项目在体现本色、独具特色又恰如其分地表达方面具有典型性。

(二)主要问题

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文化协同的共时性有待加强;二是“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和广度不够。

1.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协同共识性有待加强

文化协同的共识性问题体现在整体规划、产业结构布局,以及市场流动不足等方面。

一是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的整体文化建设规划相对较弱。从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规划可以看出,相对来说,对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协同方面的统筹规划相对缺乏,文化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点对点的阶段。各城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协同,而对文化产业、文旅产业、包括体育健康产业的协同推进缺乏整体的规划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另外,一些政策领域因存在跨区界溢出效应与行政辖区的边界冲突,从而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文化建设尤其公共文化建设的传播交流方面还未真正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文化市场开放、生产要素整合、文化遗产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地方保护主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做强做大。

二是文化创新要素市场流动性不足。由于文化产业成为各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各城市地方政府纷纷出台补贴政策或者建立投资基金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出于对政绩的追求,这些行为往往具有短期化的特征,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造成要素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虽然开启了区域协同创新,但在区域创新机制与创新制度、规则等领域忽视了文化上的同根同脉,存在文化断层,致使各自创新资源与特色优势难以实现优势互补、功能互动。尽管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多年来有一些联动合作的举措,但是涉及城市间文化价值、区域文旅整体品牌层面的意识与实践还是不够。上海大都市圈各城市主导产业布局往往与主体发展期待相呼应,主要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品牌效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项目集聚效应最为突出,而对于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产业协同的考虑不够。

三是文化产业结构同质化明显。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从产值总量的角度分为了三个梯队。作为第一梯队的上海、苏州拥有相对成熟且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上海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人才高度集聚,以国际大都市为引领的都市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7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