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优势 >> 媚中卖国这顶大帽子在日本四处横飞
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结束后,首相岸田文雄新组建的内阁只出现了一个“新面孔”——出任外务大臣的林芳正。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媒体原本就热衷于预测、分析岸田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林芳正掌管外交事务无异于又为这一话题的讨论热度添了一把柴,因为他被广泛视为日本政坛的“知华派”人物,此前担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在岸田宣布内阁名单的第二天,林芳正就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该组织会长一职。
“极力避免被贴上‘亲华’标签”,这是外界对林芳正做法的解读,也是当下日本政坛的一个真实写照。在日趋右倾化的舆论氛围中,日本政界“知华派”人物小心翼翼,尽量淡化自身“友华”立场。
中日关系面临诸多挑战之时,被视为两国交流“重要窗口”的二阶俊博卸任自民党干事长一职,退居幕后。这带来新的问题:“知华派”在日本政界还有多少影响力?
“过度解读”
据日媒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和现任副首相兼财相麻生太郎这两位自民党大佬反对林芳正担任外相。
一方面,他们认为林芳正“资历不够”,今年才当选众议院议员——日本众议院的权力比参议院大,林芳正此前已担任26年参议员。另一方面,“林芳正对中国不够强硬”引发担忧。
日本富士电视台说,在自民党内的保守派看来,任命林芳正为外务大臣容易让中国误读日方的态度,认为这是他们在向北京“示好”。
在本月1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林芳正宣布,为了“避免无端的误解”,辞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一职。有现场记者提问“你认为会有什么样的误解”后,他拒绝回答。
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截图
对于林芳正的做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避嫌”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实作为主管外交的大臣,不担任某特定国家的友好团体负责人也是一种正常做法,“只不过在目前日本涉华消极氛围下,这一因素被人为放大了”。
林芳正同中国的渊源首先跟其家族有关。
他的父亲林义郎曾担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日中友好会馆等团体的会长,多次率团访华受到中国领导人接见,是自民党内“友华派”代表人物。
“与此同时,林芳正也可以算是一个‘国际派’,”项昊宇说,“他在日本大商社工作时派驻过美国,重视对美关系,但也主张发展近邻关系,比较具有国际视野。”
“美国之音”引述一名日本学者的观点称,岸田与林芳正对外交的理解应该比较接近,他们想共同推动“平衡外交”。
日本上智大学一名学者对美国《外交政策》分析说,林芳正的任职安排反映岸田“不愿意成为安倍趋于意识形态化的强硬反华政策的信使”。
《环球时报》记者曾在年对当时是参议院议员的林芳正进行了持续一个多小时的专访。
他说,自民党构建日中关系采取的是“战略性”而非“战术性”路径。
对于中国民间资本进入日本,林芳正认为这反映“日中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即两国经济活动已经进入“相互渗透的阶段”,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在看待中国投资一事上,“日本应该拥有自信”。
日经中文网报道截图
他当时还提到,随着综合实力上升,中国的资本势必要进入更多地区,军事活动的范围也会扩大,“这是能够理解的”,日本应该就这些问题与中国展开更多讨论,而非一味较量。
有国内媒体最近找出这篇专访,试图从中分析林芳正的对华态度。
但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日本政治人物参政时提出的观点对于预测、分析其执政时的言行参考价值不大,有人甚至会呈现截然不同的姿态,他们则会将这种变化冠以“君子豹变”这一美称。
项昊宇认为,由于带有“知华派”标签,林芳正难以对中方轻易“示好”,在一些双边敏感问题上甚至会刻意“示强”。
但他也清楚敏感问题的红线在哪,不至于做出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消极举动。“中方对林芳正不宜抱有太大期待,但也应该抓住机会多做工作,推动其为稳定发展两国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知华派”其实并不少
一名长期从事日中关系研究的日本学者曾这样定义日本“知华派”:
在外务省、经济产业省、财务省等政府部门及下属研究机构的涉华人员,以及大学和民间企业从事中国问题研究或对华事务的人员。
另外,日本媒体也将在外务省会说中文或者选择进修中文的职员群体称为“中国学院派”(ChinaSchool)。
比如,现任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被NHK电视台等称为“中国学院派”。
日本政界部分“知华派”代表人物
项昊宇则将日本政界“知华派”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本人在中国留学或工作过,懂中文,了解中国情况;家族背景或选区后援组织同中国有比较深的联系;思想感情对中国有亲近感,喜欢中国文化;政治立场偏左翼,认同中国的政策路线。自民党中“知华派”主要是前两种情况。
尽管“知华”不能与“亲华”画等号,甚至过往不乏以“知华”来“制华”的例子。
但不可否认的是,二战结束后,一批日本政界的“知华”“友华”人士在重建和改善中日关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有国内学者曾把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之间的自民党划分为五大派系。
其中,池田勇人-大平正芳-铃木善幸-宫泽喜一这条线一直表现出重视对华外交的积极姿态。
而这条线也就是岸田文雄、林芳正所属的宏池会。
在佐藤荣作-田中角荣-竹下登-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这条线上,佐藤荣作在其执政时期推行了反华政策,但年就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顶住巨大压力,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这条线上的其他三名日本政治人物也都重视对华外交。
有分析认为,在年至年自民党与社会党“保革对立”的所谓“年体制”时期,日本政界“知华派”力量比较强大。
但年该体制瓦解后,“知华派”影响力大为削弱,自民党内部“知华派”势力日渐下降。
自此,日本政界亲美、反华、亲台、排外等倾向开始合流,渲染“中国威胁”的言论在日本社会也越来越有市场。日本政界“知华派”陷入困境时不时成为媒体讨论的话题。
如今,对华保持友好态度的日本政治人物经常遭到“语言暴力”,他们会被右翼分子称为“媚中派”,甚至有媒体说他们秉持的是“一种跪舔式外交”。
前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前经济产业大臣林干雄、众议院议员森山裕被揶揄为“媚中三人组”,其中二阶更被说成“媚中派之雄”。
9月3日,菅义伟宣布不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时任自民党干事长的二阶俊博(左一)在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有政客对中国放狠话,则会在网上掀起一轮狂欢,被视为“英雄”。
在这种舆论氛围中,日本媒体也愈发青睐“嫌中”“反中”以及“抨击媚中派”的报道内容。
像是过去着重报道经济议题的《日本经济新闻》,近年来在政治新闻报道中展现出右倾趋势。
长期生活在日本的横滨国立大学特任教授刘庆彬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保守化、高龄化的群体仍自认日本是“亚洲第一”,因此无法接受中韩在经济发展上的追赶,政治家在相关问题上发声,往往会触及这些人的“敏感神经”。
刘庆彬强调,日本社会右倾化是有巨大问题的,其注定无法顺应时代发展。
“日本政坛的‘知华派’其实并不少,但他们现在都减少公开发声,或者刻意淡化‘友华’立场。”项昊宇说。
他分析道,近年来,日本舆论热衷炒作钓鱼岛问题、中国军力发展等话题,政治人物公开表达对华友好立场势必面临巨大压力,一旦被贴上“媚华卖国”的标签,其政治形象会受影响。
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日本政界不少“知华派”这两年与中国的直接交往减少,对于中国的最新情况缺乏了解,对华认知也面临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
甚至,或为“避嫌”,或不明就里受日本媒体报道影响,有原本对中国较为友好的人士在涉港、涉疆等问题上也公开附和对华批评的论调。
“断层”?
据项昊宇介绍,日本国内有“日中友好七团体”,长期以来作为对华交往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其中多个团体负责人都由现职或退休的重量级政治人物担任,他们是日本政界“知华派”的主要构成部分。
如今,二阶俊博退居幕后,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在此次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败选,老一辈日本“知华派”政治人物的影响力正在下降。
在日本政界新生代“知华派”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现任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小渊优子、自民党总务会长福田达夫。
小渊优子
他们分别受父辈——前首相小渊惠三和福田康夫的影响,对中国一贯比较友好。
另外,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之子桥本岳在对华交流领域也很活跃,他现在是跨党派“日中次世代交流委员会”负责人,该团体有一批热衷于加强日中联系的中青年议员。
在野党方面,立宪民主党的海江田万里、近藤昭一等人也是“知华派”。
然而,跟二阶俊博相比,日本政界新生代“知华派”人物的影响力并不突出。
刘庆彬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以小渊优子等人现在的“量级”来说,他们在日本对华政策中能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在项昊宇看来,日本“知华派”出现断层迹象,这背后有复杂的社会根源。
随着时间推移,日本社会有关战争历史的记忆逐渐淡化,老一辈主张中日友好的日本人思想深处对中国还怀有“赎罪”意识,但年轻一代缺乏正确的历史认识,对中国没有特殊感情。
另外,日本国家发展长期停滞,受少子老龄化等影响,其社会“内向”趋势加剧,年轻一代盛行“无欲望”,不关心国际问题。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前文已经提及的:政治保守右倾化下,日本国家战略思维逐渐固化,对抗竞争牵制思维占据主导,民众对华认知出现严重偏差。
那么,日本政界还会出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华派”代表人物吗?
刘庆彬说:“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亲华’也会带来利益,这个利益是会被争取的。”
当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政界集中出现一批“知华派”,其中一些人未必是真的“亲华”,比如可能只是为了“反对台湾”,但也有人是一直持“亲华”立场的。
“当然无论何时,‘知华派’都是需要培养的,”刘庆彬说,“只是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是必须思考的一个话题。”
他认为,归化日本的中国人或许能成为加强两国联系的纽带,“从长远来看,日本正向移民社会转变,日籍华裔进军政界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项昊宇则表示,中方应该广泛接触日本各界人士,但也不必过于焦虑。
“这个问题最终取决于日本自身对华战略思维的转变。日本需要想清楚,他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对华关系。也许,日本大部分政治人物最终会意识到,‘知华’是一项宝贵的政治资源,而非负资产。”
自岸田文雄当选日本首相以来,他的对华政策走向一直是外界关心的话题。
岸田是自宫泽喜一以来,自民党内宏池会成员时隔28年再次登顶权力宝座。
岸田现在仍是会长,不久前还出席宏池会全体大会。
有分析认为,岸田文雄继承了宏池会的传统和理念——“轻武装,重视经济”,外交的原则是秉持“中庸之道”。
出身宏池会的森田一曾是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的秘书,他日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外交上,日本政府最应该考虑的是中国和朝鲜的局势,中国将愈发强大,日本与中国的互动将“变得困难”。
他回忆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的访华行程说,“那是一场激动的体验”,只不过,那时日本被认为是中国的老师,但现在已经不同了。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