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优势 >> 比特币频现瀑布行情,挖矿及加杠杆交易
比特币未能延续今年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牛市”势头,从5月中旬开始,连续出现多次大幅下跌,在5月19日更是一度跌至单枚美元左右的低点,几乎等同于一夜回到年初。尽管在5月24日有反弹迹象,但距离年内最高点仍近乎腰斩。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包括比特币在内,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狂欢”受惠于多国为应对疫情重振经济出台的宽松政策。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等的推波助澜下,泡沫越吹越大,被提前透支。随着投机炒作风险回潮,监管重拳出击防范金融风险扩散正逢其时。被认为浪费能源的挖矿以及进一步放大风险的加杠杆,或将成为接下来整治的重中之重。
“瀑布”之下难有完卵
当比特币在4月中旬冲上单枚超过美元的历史最高点时,不少投资者开始憧憬着10万美元的暴富美梦。然而,现实来的却是如此残酷。
从5月13日开始,比特币价格接连大幅下挫,有时单日单枚价格就要跌去1万美元。在5月19日和23日,比特币单日跌幅均超过12%。仅仅一个月时间,价格就接近腰斩。在比特币“龙头”领跌下,以太坊、狗狗币等一众在此前炙手可热的加密货币全线暴跌,跌掉一半的尚属正常,跌去六七成的更是比比皆是,“币圈”一片哀鸿遍野。
“行业里有不少‘大V’一直在鼓吹,回调是为了更好地反弹。恐怕他们自己都没料到,比特币下跌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狠。”让投资者刘鹏倍感后悔的是,自己未能在高点及时套现离场。然而更令他哭笑不得的是,在5月19日市场急速下跌后,他“看准时机”果断抄底,不料却抄在了“半山腰”,至今动弹不得。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如同周杰伦歌词中描述的那样,接连数次“瀑布”行情下,绝大多数投资者被席卷,少有独善其身者。
一些投资者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吐槽”,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加重恐慌,出现踩踏式出逃,带动市场进一步下跌。恐惧与贪婪指数是衡量加密货币市场焦虑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指数在5月24日为14,恐慌程度创下了近期新高。
市场的无情在加杠杆后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大幅波动造成大量资金损失。据比特币家园网数据显示,在5月23日到5月24日的24小时内,有超过24万人爆仓,涉及市场爆仓资金约96.46亿元,近百亿元资金瞬间灰飞烟灭。
马斯克频频“喊单带货”的狗狗币在5月19日一天的最大跌幅超过50%,最低跌至0.21美元,距离5月8日最高点0.74美元不到三分之一。市场近期大为推崇的以太坊同样上演“过山车”行情,仅用12天就跌去六成。
监管加码
靠投资比特币幻想一夜暴富的美梦如同泡沫一般,经不起考验。及时刺破泡沫,有助于唤醒迷失的投资者,更能防止风险从个人向社会进一步传导扩散。
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在年、年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加码,表态“虚拟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有行业人士指出,更让“币圈”感到寒意的是,公告中明确表示“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及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相关交易活动,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并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非法发售代币票券等犯罪活动”。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交易所尽管注册在海外,但无论是交易页面还是出金方式,对国内投资者显得“过分友好”,本质上面向的主要投资者仍然来自国内,这显然与公告要求背道而驰。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上,继续强调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这进一步释放了强化监管、坚决防范风险扩散的强力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影子银行”及P2P风险也曾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