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三代珍藏一部老相机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9/5 16:12:34   
北京湿疹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本报记者张哲浩摄/光明图片

年新年前夕,一部老相机时隔70多年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由一位名叫杜群的96岁老人捐赠给延安鲁艺文化园区。这部照相机曾经注视过70多年前延安的山山水水,包括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生动场面,记录下了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留下无数抗日军民的身影,它定格的历史瞬间和自身的故事融入了新中国70年的国家记忆。

这部照相机最初的主人是中国摄影大师吴印咸。年,延安电影团成立,但极度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摄影器材。同年,吴印咸应邀赴延安拍摄一部反映延安与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生产生活的纪录片,动身前吴印咸倾其所有购买了三部二手照相机:一部相机、两部相机,这三部相机成为电影团在延安时期的主要摄影器材。

初到延安的吴印咸用他手头的照相机定格了不少精彩瞬间。尽管生活很艰苦,但吴印咸被当时延安朴素积极的氛围深深感染,他透过镜头捕捉到延安处处洋溢着的乐观与坚定。

后来,其中一部相机被拆散用于制作图片放大机,另一部相机,也就是杜群老人捐赠的这部相机,承担了大量的拍摄工作。

马似友是吴印咸的主要助手,参与了《延安与八路军》等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延安电影团后期,因这部相机日渐陈旧,不再用于电影拍摄,其间曾作为摄影训练班的教具使用,由指导员马似友保管。

年底,马似友和电影团出发赴东北新区,妻子杜群同行并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年6月,他们的女儿马临清出生。然而,意外也随之降临。马似友一路操劳,身体虚弱,行至安东时染上斑疹伤寒,没几天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宣告不治。杜群失去心爱的丈夫,心力交瘁,忙于照顾刚刚出生的女儿,丈夫留下的东西全部由电影团的同志们帮忙匆匆收拾。

到达长春之后,杜群离队到地方工作。待安定下来整理行李时,她才发现了这部照相机,这也成为马似友留下的唯一遗物,亦成为她的精神寄托。由于当时电影团已行至兴山(今黑龙江省鹤岗市)建立东北电影制片厂,联络困难,杜群只好将这部相机珍藏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女儿马临清出嫁时,杜群把这部相机交给女儿,以安慰女儿的思父之情。马临清于年病逝,这部相机就由马临清的女儿张玲一直珍藏……

这部普通的照相机经过三代人的珍藏、三代人的情感寄托、历经70余载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共和国70多年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如今,它再次回到延安,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延安电影人的初心,时刻牢记我党电影和摄影事业的光辉历程。

(本报记者张哲浩本报通讯员王建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