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资源 >> 从华为的冬天到AI的冬天甲子光年甲
知难不难,惶者生存。
作者
DougLong
编辑
火柴Q、甲小姐
*本文为甲子光年专栏作家DougLong独家稿件。作者为AI从业者、GaryMarcus《RebootingAI》一书中文版(9月上市)译者,开设知乎专栏《湿乎乎的数据智能》(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可访问此专栏)。
趋势与洞见No.49
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这一场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也会像它热得人们不理解一样,冷得出奇。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
年,华为前所未有地高速发展。依据上半年形势,华为在当年10月展开大规模校招,向届毕业生发放了一万个offer。
任正非在内部大会上说:“这些毕业生要为年销售个亿、年销售个亿做战略贮备”[1]。
华为当年在计算机电子通信等院系分宿舍宴请毕业生,劝签协议。
然而,同一时间,通信设备市场发生巨变,部分运营商开始在Q4砍掉年初的项目计划。
扩张招聘不久后,任正非开始反省,在年底写下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一文。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如果华为公司真的危机到来了,是不是员工工资减一半,大家靠一点白菜、南瓜过日子,就能行?或者我们就裁掉一半人是否就能救公司?
如果是这样就行的话,危险就不危险了。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
来年2月,该文被登在华为内刊《管理优化》上,尽透任正非的矛盾与迷茫。
此时,危机已十分明显:年全年,华为收入下降39%,任正非经历两次癌症手术,并患上重度抑郁。来年Q1,华为销售额进一步降至30亿元人民币,全年销售收入亿,比预期的亿缩水近一半;实际报到的毕业生也从多减少至约名;而任正非的母亲也在这年因车祸离世。
任正非本人和华为公司都陷入了谷底。
华为和整个电信产业正经历着一场狂暴夏天后的严冬,而它的源头正是上一次技术红利带来的热潮:互联网泡沫。
年的今天,常被视为互联网之后下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AI行业也经历着相似的情景:
在年初AlphaGo奇观开启此后三年的资本追捧、估值竞赛和大众期待后,此时此刻,AI行业进入需要交出“落地答卷”的时刻。
而当资本累计在中国AI领域砸入多亿元人民币后,这场被假想40分钟就能搞定的考试过去大半,人们才发现卷面上仍是答案寥寥。
据CBInsights数据,中国AI领域初创公司融资金额在年猛增,占比首次超越美国,达到48%,位居世界第一。
细数先后引领热潮的AI细分赛道,如今在商业化上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计算机视觉头部玩家业务纷纷几经调整,仍未找到足以支撑估值的扎实商业化方向;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去年软银愿景基金为商汤注入10亿美元资金时,甚至因估值太高,引起了中东LP之一,穆巴达拉发展公司的不满;
智能语音公司,嘴里是“新一代交互入口”,面前却是toB打行业的慢与难,和toC市场的巨头环伺与总量未起;
打脸最响的要数自动驾驶,遥想,多少公司许下豪言要在年交量产作业,但全行业都低估了这条路的挑战,这一集合了机械、工程、智能文明的巅峰领域如今成了AI最艰苦的赛道;
甚至一些曾经的明星公司已开始出现裁员、业务收缩、估值downround的现象。
据亿欧《年人工智能投资市场研究报告》,今年1-5月,中国一级市场AI行业投资总额.4亿元人民币,目前只有去年全年投资额(.3亿人民币,不计蚂蚁金服)的11.6%;平均投资额2.1亿元/笔,较去年的4.2亿元/笔下跌50%。
“AI寒冬论”呼之欲出。
AI换季,考验有多严峻?历史上的寒冬可以为此时此刻带来哪些启示?
本文将从历史、技术、产业和资本等角度分四部分聊当下问题,有硬核技术,也有行业八卦,追溯原因,也看未来趋势:
1.泡沫筑起:华为之冬和互联网之夏
2.热潮再临:深度学习是AI银弹吗?
3.产业之痛:AI落地的三重落差
4.几度春秋:实事求是方能知难不难
太阳底下无新事。在上一个寒冬和这一个可能到来的寒冬期间,最大的危险都并非冬天本身,而是人们对冬天是否诚实。
以史为鉴,只有少数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真实。他们戒除幻觉的麻药,承认问题,自省痛处,甚至断腕自救,才换来了九死后的涅槃重生。
1.泡沫筑起:华为之冬和互联网之夏
如果有CEO鼓吹用EBIDTA来估值,就把他绑起来做个测谎吧。
——沃伦·巴菲特
把华为带入冬天的这轮互联网泡沫(dot-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