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文旗战鼓笔墨刀枪抗战文化在石家庄蓬勃

发布时间:2023/5/14 18:06:26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

年,街头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剧照。

曹火星手稿。

  □李霞侯克辉/文 石家庄日报记者董子凝/整理

  抗日战争期间,石家庄根据地活跃着一支精锐的抗日文化大军。他们以笔墨、歌声为刀枪,传递着抗日胜利的消息,指引着广大根据地军民的前进方向,激励着一切爱国同胞奋起抗击,消灭日寇,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晋察冀画报》在平山创刊

  《晋察冀画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家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它的问世与出版,对抗日战争时期新闻摄影和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年春节,在晋察冀军区驻地冀西平山蛟潭庄,由军区政治部新闻摄影科科长沙飞和八路军第一个党员摄影记者罗光达,举办敌后第一次新闻照片展览。展出内容有:八路军收复城镇,缴获日军的枪炮、大洋马、军用品,八路军部队生活和根据地群众生产等。这里的老百姓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新闻照片,因此参观的人像赶庙会一样热闹,部队也前往参观。聂荣臻司令员观看展览并称赞道:“你们这样做很好,不识字的人能看懂照片,这样的形象宣传作用大。”建议把照片放大,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两个月后,沙飞同摄影科同志研制出放大机,再次举办新闻照片巡回展览,并把照片寄到延安、大后方和国外,广为宣传。同时,展览的成功也使沙飞创办新型画报的想法更加强烈。他和罗光达认为,只要能解决制版印刷问题,画报就能办成。他们的设想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赞赏和支持。从平西调来可印钞票的制版器材和技工,又多方解决药品及铜版、锌版,年初开始在支角沟军区印刷所试制铜版,印刷所的主要任务是印刷《抗敌三日刊》。设备简陋,制版试验由刘博芳、康健二人在沙飞协助下进行。刘、康原是北平故宫印刷厂制版技工,对制版技术和所用试剂的性能比较熟悉。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在年4月14日《抗敌三日刊》上登出了铜版照片《边区人民反对内战》。这是在晋察冀出版的报纸上发表的第一幅新闻照片。4月17日,《晋察冀日报》也开始刊用新闻摄影科提供的铜版照片,而且一次就刊用3幅。照相制版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新闻图片的宣传效果。新闻照片在敌后解放区报纸上的出现,在边区各界引起很大反响,有人称誉“陕甘宁的广播,晋察冀的铜版”是八路军的“两大创造”。

  年5月正式成立画报筹备组,由沙飞全面负责,裴植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最大的难题是器材不足。照相制版设备和技术人员虽然得到初步解决,但没有足够的铜版,没有可印画报的纸张和彩色油墨。罗光达向聂荣臻司令员提出请冀中军区帮助到平、津采购器材。经聂司令员与在军区开会的吕正操司令员和程子华政委商议,罗光达随同他们到冀中去。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照相制版用的试剂、铜版、锌版、木造纸、日本生产的上等油墨等,通过地下组织秘密采购,从平、津运来。冀中军区派主力团一个营兵力护送罗光达和这些器材,安全通过平汉路封锁线到达行唐口头镇附近,集中点收物资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在罗光达外出采购的同时,沙飞一边选调干部组建编辑部、一边外出采访,为画报准备图片稿件。7月又和赵烈一起开办摄影训练队,培训摄影干部。8月开始秋季反“扫荡”,沙飞、赵烈、张进学分头带领摄影训练队学员到五台、灵邱、涞源等地,一边打游击,一边学习,一边采访,直到11月敌人的“扫荡”被粉碎后返回。

  年2月,聂荣臻司令员召集沙飞、章文龙、赵启贤、唐炎等在平山陈家院军区司令部开会,具体研究画报编辑方针、任务和创刊号的计划。聂司令员明确指出:办画报就是把边区抗日军民对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真实报道出来,鼓舞人民更勇敢地进行斗争,同时要把我们的正义事业和斗争事迹告诉边区以外的人,争取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对我们的支持。我们的画报要面向全中国、全世界。为了及时配合形势宣传,同时也为了试版,军区政治部决定先出《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年3月20日出版的《时事专刊》刊登了《志愿义务兵役制的伟大胜利》《宣传大出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对敌政治攻势》《在政治攻势下》《国际朋友班·维廉夫妇来边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支部最近活动》《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等6组新闻照片,受到多方面的重视与好评。

  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军区政治部任命沙飞为主任,罗光达为副主任,赵烈为政治指导员。画报社设编校、印刷、出版、总务4个股,出版股、印刷股下又分设制版、石印、铅印、排字、装订、刻字、铸字等组。

  沙飞兼任编校股长,全社共余人。为了工作安全,画报社搬到更隐蔽的碾盘沟。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在河北省平山县碾盘沟正式创刊。年5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的《人民画报》合并。它是《解放军画报》的前身。因战争环境及物质条件困难,不能定期出版。初办时,附英文说明,兼顾对外宣传,解放战争时期面向部队,6年内出画报13期,另出丛刊、画刊、摄影新闻等共60余期,总发行量近70万份。《晋察冀画报》的创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闻摄影出版事业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诞生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画报社面临艰苦的工作条件。当时各种物资奇缺,只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没有房子,他们就租农房,有时用羊圈来搭车间厂房;没有钟表,用瓶子塞棉滴水计时;没有电灯光,以太阳光晒版;没有制版机,就自己搞革新,研制了第一台土造照相制版机和轻便印刷机。为试制画报,有些同志日夜研试。由于生活条件极其困难,常以野菜、柳叶、榆叶充饥,工作中经常有人昏倒。

  晋察冀画报社不但条件艰苦,而且还随时面临着日军的“扫荡”偷袭。年4月20日凌晨,数百名日寇向晋察冀军区机关偷袭。此时,晋察冀画报社人员正在平山县曹家庄赶印第三期《晋察冀画报》。区干部通知,敌人已到达小北荆山,正向曹家庄逼近。画报社当机立断,全社人员停止工作,向村外转移。印刷股的同志马上拆卸机器,藏好印刷机和原材料,有的不能在洞穴中掩埋的只好背着转移。天刚刚放亮敌人已到达村口,三面围攻,画报社人员迅速向西北山沟突围。当时,敌人把机枪架在村口高处,向村中扫射,老乡们也在混乱中向山上转移。敌人胡乱放了一阵枪,没有发现画报社驻地就撤退了。在突围中,画报社有四人受伤,著名摄影记者雷烨不幸遇难。

  同年冬季,日伪军再次向抗日根据地发动规模更大、更残酷的“扫荡”。在柏崖村一带的突围中,画报社有9名同志牺牲,4名同志负伤,7名同志被俘。面对敌人的进攻,画报社人员并没有退缩,而是掩埋好战友的尸体继续战斗,很快印刷出版了紧密结合当时形势的《晋察冀画报》时事增刊和第五期、第六期等刊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反击日军“扫荡”。日军看到这些画报惊恐万状,认为在保定有地下印刷厂,连续搜查三天三夜。当时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潘自力对画报社工作给予很高评价,他说:“晋察冀画报社人员不多,总共多人,但它起的作用却等于一个战斗兵团。”《晋察冀画报》的出版,在各抗日根据地引起强烈反响,《解放日报》这样写道:“在目前困难日增,经济更加艰难的条件下,晋察冀边区出版这样的刊物,不能不说是我们自力更生的模范,晋察冀边区的光荣!”中外多家报纸纷纷发表评论,称赞《晋察冀画报》为“文化的鲜花”和“了不起的创举”!

  抗大二分校在灵寿

  从年底开始,日本侵略者对晋察冀边区不断进行疯狂的“扫荡”和“蚕食”,妄图把这里变成其侵略战争的后方基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军民展开了更为广泛的游击战争。随着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部队迫切需要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军政干部,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年12月中旬,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罗瑞卿和原训练部长陈伯钧从延安赶到瓦窑堡抗大一大队驻地,召开全体教职学员大会,宣读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成立抗大第二分校的决定。罗瑞卿说:“抗大抗大,越抗越大。”这不是笑话,而是事实。我们要到敌后开办更多的抗大分校,培养出更多的适合中国革命特点的军政干部。罗瑞卿宣布陈伯钧为二分校第一任校长、袁子钦为政治部主任,并任命詹才芳为二分校第一大队大队长,李中权为政治委员,率领一大队于12月22日作为先遣队挺进晋察冀边区。第一、第二梯队于12月底和次年1月6日,分别由校长陈伯钧、副主任张平凯和副校长邵武平、主任袁子钦率领向晋察冀边区腹地灵寿一带进发。

  时值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学员们牢记毛泽东提出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告别陕北,经绥德东渡无定河,再经米脂、葭县东渡黄河,翻过太行山,唱着慷慨激昂的抗大校歌,克服重重困难,进入晋察冀边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马上派出部队掩护,军区第四分区司令员熊伯涛亲率部队出迎,使队伍顺利到达灵寿县陈庄一带。

  二分校三支队伍多名教职学员在敌后胜利会师后,散住在灵寿慈河两岸以陈庄为中心的30多个村庄。学员们每到一个村子,都受到当地村民真心实意的欢迎,乡亲们事先为自己的队伍晒干铺草,烘热土炕,烧好开水。学员们放下行李,就给房东打水、扫院子,然后不顾满身疲惫,又投入到开学前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

  年3月初,二分校第一期开学。在挺进敌后的行军途中,这期学员经受了实际考验,在陕北时又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当时敌后急需充实干部力量,在当年5月至8月期间,除少数学员留校工作,大部分都分配到了部队。同年5月底,又培训来自北岳区四个分区和冀中地区部队第二期学员人。

  年3月,第三期开学,分设高级科、上级科和普通科。高级科主要训练团长、团政委和总支部书记等团、营级干部;上级科主要训练连长、政治指导员和党支部书记等连队干部;普通科主要训练班长、排长。这期学员中大部分原任团、营级干部,老干部和工农干部占绝大多数。他们政治上纯洁,对敌斗争坚决,吃苦耐劳精神强,但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半文盲占70%。根据这一实际,训练中适当增加文化教育课,使学员军政素质和文化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年7月10日,二分校新任校长孙毅来到灵寿县陈庄一带,与政治部主任李志民一起,继续开班办学。

  年9月,抗大总校来到晋察冀根据地,二分校将陈庄一带校址让给总校,迁往灵寿县韩信台以东邻县区继续进行教育训练。年6月,二分校奉命派出第一大队到行唐口头一带与总校抗三团的少数教职学员合编成新的抗大二分校第三团,边战斗边学习,先后为冀中军区培训三期学员,输送近名干部。

  年和年,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二分校先后成立附设中学和陆军中学,培养学生多人。年10月,秋季反“扫荡”斗争胜利结束后,晋察冀军区把“狼牙山五壮士”中幸存的葛振林、宋学义两位英雄送到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学习。年5月,奉中央军委之命,二分校附设中学到达甘肃与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合并。二分校陆军中学因参加晋察冀边区的反“扫荡”战斗,于年春迁往绥德,编为抗大总校第二大队。

  由于陈庄距敌占区不到百里,敌人封锁严密,学员不但生活困难,学习用品更紧张。上课多在树林里、山坳中。没有纸张,他们剥下树皮或干脆用小木棍在地上写,没有墨汁,他们夏天采集黑色野果熬制。在这种艰难条件下,学校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适应对敌斗争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因陋就简,一边战斗,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生产,参加了陈庄歼灭战等多次战斗和“反扫荡”斗争。年3月1日,抗大二分校为了纪念在反“扫荡”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在灵寿县韩信台村修建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孙毅校长题词:“烈士之血,革命之花。”李志民主任题词:“抗大之光,民族之光。”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参加纪念碑落成典礼并讲话。

  二分校为部队培养优秀军政干部多名,顺利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年2月,二分校奉中央军委之命,由校部机关率领高级科、上级科学员多人到陕北绥德归回总校建制。

  石家庄抗战戏剧兴起

  抗日戏剧、文艺宣传是鼓舞人民战胜敌人的锐利武器。戏剧形式有话剧、歌剧、诗剧、活报剧、京剧等各种地方戏。石家庄各专、县根据当地斗争形势组织文艺剧社、创作优秀剧目。北岳区第四军分区的火线剧社、冀中第六军分区的火焰剧社、冀中第七军分区的前进剧社、太行第一地委的太行山剧团三分团。太行山剧团三分团流动性大,演出频繁。为了多演出几场节目,他们一天要走几十里、上百里路,足迹遍及冀西各县。剧团每到一地,晚上演出,白天进行街头宣传或帮助农民下地干活,很受群众欢迎。

  在专业剧团扶持下,石家庄各县都建立了专业剧社和业余剧社。年4月24日,晋察冀边区平山县十四五个农村青年(年龄最大不过二十岁),举起宣传抗日救国的旗帜,组建平山县自己的群众文艺团体——铁血剧社(群众剧社的前身)。他们演出的第一部戏是宣传妇女解放的《脱了羁绊的女性》,四村五寨的老百姓都来观看,剧中俊气的女主人公,由男演员曹火星反串,深受观众喜爱,他当时年仅十三四岁,是最早参加剧社的成员之一。剧社很快赶排出三部话剧《攻打平山城》以及《保卫秋收》《选村长》,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曹火星在这些戏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当时剧社演员不够,一些村干部就上台充当群众角色,甚至县委书记王昭、县农会主任魏靖章等都做过临时演员,台上台下,气氛热烈充满深厚的革命情感。

  年,冀中的深泽、无极县,冀西的赞皇县建立乡村文化俱乐部、救亡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各村庄、学校建有小剧团,文艺宣传队,就连儿童团也组织歌咏队、霸王鞭队、腰鼓队等。这些剧团、宣传队大都根据自己的人员、物质条件,紧密配合形势和各时期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节目。每逢演出,观众踊跃、盛况空前。

  各专区、军分区剧团派出大批专业文艺骨干到各县、区、村进行业务指导,举办文艺训练班,帮助建立农村业余剧团,讲解演戏、化妆等基本知识,指导排戏、教歌。年,仅群众剧社在平山、灵寿、行唐、井陉等五县就培训文艺骨干名,帮助组织和恢复个村剧团、宣传队,帮助排舞台剧83个。每逢冬闲、春节,广大农村即掀起文艺活动高潮。各种不同的文艺活动,鼓舞军民士气,活跃群众生活,在艰难的岁月里,抗日根据地到处充满着抗战必胜的勃勃生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团结就是力量》红遍大江南北

  歌咏是抗战中最广泛、最深入,最具时代性、政治性、群众性、战斗性与教育性的一项文艺活动,是抗战军民的重要文化食粮和精神武器。各专业剧社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农村的教员、连队的干部战士创作了数量可观、质量较好的抗战歌曲和配曲,在根据地广泛传唱。

  年冬,北岳区反“扫荡”胜利后,西北战地服务团诗人方冰、作曲家李劫夫在平山县两界峰村谱写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热情讴歌边区少年儿童不畏强敌,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歌曲创作的第二天,词曲作者就教会了村剧团的孩子们。很快英雄王二小的感人事迹在晋察冀边区每个村庄、机关部队传唱开来,王二小成了全边区人民学习的榜样,教育鼓舞人民的楷模。年,平山铁血剧社的同志从联大毕业,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曹火星和他的战友们创作多首歌曲,搜集民歌、小曲、歌谣0多首,热情歌颂根据地军民反抗日寇侵略的英勇气概,极大地鼓舞群众的斗志。

  年,平山人曹火星在火热的群众斗争中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中国前加了“新”字),这首歌一经问世,便传遍晋察冀边区,成为红遍大江南北的旷世之作。年6月,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平山县黄泥区北庄村,突击创作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首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团结就是力量》在抗日根据地传唱不衰,进一步激发了人民团结抗战、打败日寇的坚定斗志。

  在抗日根据地及游击区里,无论在战斗中,在集会上,在田野里,在连队中,在学校……不论老大爷、老大娘、少年儿童,人人会唱抗战歌曲。许多党政军领导干部指挥唱、带头唱、教人唱。根据地军民用抗战歌曲抒发热情,表达思想,安慰伤员,悼念烈士,动员战士,鼓舞士气,鞭挞和瓦解日军。歌咏活动发挥了鼓舞自己、打击敌人的重要作用。

  (李霞、侯克辉为本报特约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专家;图片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原载于年11月15日《石家庄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