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市场 >> 两会好声音加大本土优秀企业扶持力度
“推动招商引资”“扶持初创企业”“加强就医管理”“提升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在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对政府工作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会期间,不少参会代表委员围绕自己所关心的话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畅所欲言。
市政协委员王红迪
产业园区发展坚持“规划先行”
今年,市政协委员、豪克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迪带来了一份《关于激发产业园区内生动力推动青岛高质量招商引资的提案》。
为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创新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激发产业园区内生动力,助力岛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王红迪建议,首先产业园区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理念,需要政府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长远系统的科学计划。坚持优势产业理念,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开展规划布局,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
其次是激发产业运营商活力,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及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产业地产行业迎来了底层商业逻辑的变革,仅靠租金收入已经无法满足新兴的运营思维和发展模式,必须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加大对产业园区运营商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园区服务和管理水平。通过明确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提升园区应有的孵化效应,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集群效应。
再就是加大本土优秀企业扶持力度。以本土优秀企业为龙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带领上下游企业自发聚拢成产业园,提升本地产业竞争力。发挥本地国企优势,通过产业引导基金、资源互补等方式招引产业链企业入驻。鼓励本土中小型企业入园,形成集聚发展态势。重点扶持创业型和解决就业型中小微企业,大力发展与青岛新兴产业规划相关的企业,鼓励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餐饮、家政服务等民生性服务业。
第四是多元化引资,全面科学招商,发挥区域联动的优势,着眼大局多元化、差异化招商。完善园区招商服务,提高服务系统性和专业性。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提高人才留存率。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保障园区快速发展。国家在一些新区、开发区、特区、自贸区、保税区等平台实行的优惠政策,能够对招商引资起到重要作用。
市政协委员沈芳
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工业上楼”
围绕着生物医药产业,市政协委员、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芳带来了《关于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链提升创新能力的提案》。沈芳介绍,青岛市将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列入24条重点发展产业链的新兴产业链领域,成立了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专班,推动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沈芳建议从完善产业生态、研产学协同发展、发展CXO服务行业、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根据不同区、市的要素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各区、市重点发展领域,形成互补互助、错位发展的格局,助力青岛市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她建议立足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在基础研究、药物筛选、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检验检测、注册认证、量产上市等各环节全面布局,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合作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共享研发实验室、共享中试平台、共享检测平台、专业技术咨询或中介服务等公共服务共享平台,确保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科学家团队等各类主体的技术成果能够快速推进落地。
再就是建议提高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顶级研究机构和科学家团队或者其技术,快速提升当地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独具海洋特色的研究资源优势,调动科研积极性,释放活力。
结合产业特性和实际使用需求,生物医药产业较为适合推行工业上楼,建议作为试点行业,在全市范围试点推进。通过土地的集约化开发利用,进一步保障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加大对临床前研究、小试、中试及临床试验阶段的资金支持,在专项基金、债券融资、银行授信、保险产品、专项贴息、阶段性成果奖励等多方面出台措施,并带动风投资本向创新孵化成果产业化阶段集聚,满足创新研发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
市人大代表谭竹毅
探索设立科技银行对标美国硅谷银行
今年,市人大代表、青岛普罗百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竹毅带来了“关于对初创型科技企业精准扶持的建议”。他表示,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呈现集聚态势,已成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高地,有力推动了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科技企业政策扶持、产业链附加值、配套融资环境等方面仍存不足,应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