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10万机构自称清北名师,谁来给它扎破

发布时间:2024/9/15 12:13:15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www.csjkc.com/yydt/m/Index.asp?page=5
10万机构自称“清北名师”啊,好厉害啊,我就想问一句:都有毕业于清华北大的老师吗,清华北大的高材生毕业后,就TM的那么喜欢去机构当个老师?来,过来,摸摸自己的良心,看看还有没有了,哈哈从普通名师,到名校毕业生,再到清北毕业生,教培机构们为了脱颖而出,一路在“名师名校”的军备竞赛上开挂赛跑。核心看点“清北”遍地开花,真的是“名师”就能出“高徒”?“清北”名声做噱头,荒诞逻辑为何有人买单?当“清北”被免疫,同质化竞争下教培头部能否破局?“清北”火了今年夏天,由清华、北大这两所顶尖学府的中文名,缩写重组而成的词语“清北”,伴随着各种广告,一下“火”到了大江南北。在“狂轰乱炸”的广告中,仿佛只要带上“清北”这个关键词,就有数不尽的流量,说不尽的锦绣前程。清北毕业生、清北名师带队授课、清北名师带队教研……放眼望去,凡是和“清北”沾上一点光,都值得大书特书;凡是清北的毕业生都是名师;凡是按上清北的名头,就能“逼格”窜云端,哪怕这家机构才刚刚成立。01“清北”遍地开花,“名师”真能出高徒?暑期,重金招聘清北教师的新闻还犹在耳边,这边就有一些机构干脆在招牌上写上了“清北学堂”四个大字,仿佛只要沾上了“清北”的边,就能镀上一层耀眼的金子招牌。企查查上以“清北”字号搜索,就跳出10万条公司信息,而以此为课程名号的更是不计其数。随意打开一家以“清北”命名的教育机构网站,结果却让人有些惊讶:页面上显示的5位老师,没有一位来自清华和北大。有打着“清北”招牌不走心的,也有以“清北”为名号认真运作的。在一些号称“清北”双师课堂的网页上,“清华”、“北大”等字眼就醒目标注在每位任课老师的履历上。在这些宛如明星硬照的宣传海报上,每位“清北”老师都西装革履,摆出社会精英的姿态,俨然一派名师气象。不过,这些把“清华”、“北大”写在脸上的天之骄子们,真就能在学科教育领域里“指点江山”,成为“名”师吗?在一位介绍教龄为6年的老师介绍上,笔者惊讶发现,这位来自湖南长郡中学的“名”师,在4年前才以湖南省第16名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而同样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年湖南长郡中学的喜报之上。换句话说,这位“名”师,看似教龄丰富,实则才刚刚大学毕业。而在这则“名师家园”的宣传海报中,像他这样青春面庞还有不少。他们大多傲然站在宣传海报中,头顶“名师”桂冠,笑得一脸神采飞扬,自信满满。那么这顶名师的高帽,刚毕业的学生真能戴的稳吗?“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认识学生成长的规律、认知的规律,逐渐掌握教育规律,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专业水平。”中国教育协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就为教师的成长归纳出了“理想信念、实践反思、学习提高”三种境界,而这条充满漫漫人生体验的职业发展道路,俨然不是简单加持名校光环后,便能速成的。遍地“清北”的机构课堂中,打造的是名门贵族的“教师天团”,却早已忘了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教的好”是名师的名片,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不限于专业有高度,教学有方法,教育有爱心。唯有经过数年打磨,获得孩子和家长的认可后,老师才能赢得他真正的名气。02“清北”名声做噱头,荒诞逻辑为何有人买单?只要十五秒,就能掌握一个知识点?上两节“清北”名师课,就能彻底读懂文言文?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追求流量的“急速”思维也笼罩着教培行业。把需要五至十节课时才能讲透的知识点缩到了一个小时之内,诸如此类吸引眼球的话语,成了“清北名师”的拿手好戏,但这些速成的知识点真能带来成绩的突破吗?“我感觉提分帮助不大”。报名某家线上机构“清北”双师课堂的桃子感叹到:“听课时好像自己也能考上清华北大,轮到自己动笔,就原形毕露,不会做的依然不会做”。1个多小时的课程上下来,桃子觉得仿佛脱了一层皮。“虽然会安慰自己视频可以反复回放,但实际上这么做的真的很少”。在这些名师身上花了巨资,效果却不如预期,一位从事K12教研的李萌认为,“经过话术包装之后,这些清北老师们确实有可能会讲得更加活泼,但传统知识点上的讲解,其实和普通老师差不多。”话虽如此,不过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盖上“清北名师”印戳后,这些“天才们”在学习上的“不传之秘”,仿佛就像“武林秘籍”般让人心动。对于实力不济的机构来说,就算买不起“清北”师资,但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也要千方百计向“清北”靠拢。围绕“清北”二字,无论是名校师资、绝密资料,还是优质服务、课堂形式,似乎都在编织着美丽的童话:只要上了我家课,付了我家钱,就能成功敲响清华北大的大门。但是学习真有这么简单吗?老师来自清华北大,学生就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吗?稍一冷静,就能明白道理站不住脚,可这如此荒诞的逻辑,又为何迅速占领今年的暑期市场呢?“此次疫情使得互联网在K12人群中的渗透率从之前的20%上升到60%-70%,”新东方东方优播CEO透露。在今年这个特殊假期,被迫改变学习习惯的用户们,大幅降低了在线教育的获客价。面对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短期来看,在线教育渗透率大幅提升,互联网教育行业节省了千亿获客成本,并且廉价获得大量数据。”为了效率最大化地收割流量,抢得一波红利,最简单的营销手段,莫过于借助清华北大的百年招牌,而根源正是中国家长们传统的“名校情结”。“有一个观念在作祟,这个观念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妈妈虽然嘴巴不说,但是她的心里就是这样的:‘我的孩子起点一定要高,高了以后他就赶在人家前面,我家孩子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而深层次的背景,正是社会上“唯分数论”的再次兴起。7月28日,南京一中的家长们集结在校门门口,要求学校校长下课。校方随后发表了《届高三家长书》,承诺今后将“研究新的高考、加强学习要求、加强尖子培优”。业内认为南京一中由“素质教育”转向“应试教育”的关键背后,正是因为南京一中在清北升学中颗粒无收,与往年均有3-5人上榜的成绩相差甚远。家长们对高分“自下而上”的渴望,推动了学校“自上而下”的运作,共同打造了社会对于“名校”的渴望,无形中也在影响塑造了学生对于自身的真正认知。今年,山东德州就有一位高考考了分的考生,自称“遗憾各科都没发挥好”,但最终却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种没有考上北大就算失败,“非清北不可”的社会焦虑,在今天的暑假被机构们无限放大:非“清北”、不“名师”;非“清北”,就不能上“名校”,人生的选择题仿佛永远只有单选题,一旦落选,就是满盘皆输。03当“清北”被免疫,同质化竞争下教培头部能否破局?暑期,教培市场战火纷飞,突破重围显得困难重重。各大教育巨头纷纷打出“清北名师”的招牌,试图走上破局的捷径。自清北网校提出“年薪两百万,上不封顶”的待遇后,8月5日,网易有道发布年秋招,其中高中大班课主讲教师起薪高达50万元,相应学历则要求在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等顶尖学府,理工科更是要求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学而思网校也已签约超过位清北哈佛等名校的优秀毕业生。跟谁学同时开展面向北大、清华等名校优秀毕业生的招聘与培养计划。随着越来越多的“尖子生”进入“名师”争霸赛,名校风潮也越演越烈。在火热异常的名师争聘赛场上,这条以“名师带动生源”的道路,究竟能否走通呢?短期来看,抢聘“名”师确实有助于帮助机构迅速扩大品牌效应,大量吸引生源获利。然而长远角度考虑,有限的师资资源,却成了机构规模化发展的紧箍咒。根据某教育产业数据研究显示,近三年,清华、北大毕业生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数的确在逐年增多,但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高等教育事业单位或中初教育事业单位任职,真正选择入职教培机构或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并不多。然而,这些毕业于清华北大的学生们,因为数量稀少,不可避免在机构中占据更为强势的地位,本身就不是公司能够垄断沉积的资源,随时可能跳槽、被挖走。一旦后续招聘不利,师资力量削弱,这些打出“清北”名师招牌的机构们,生存挑战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希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借用“清华”、“北大”名气,也暗中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更高的教学目标。一旦教学内容、师资水平以及后续服务没有跟上,学员很容易引发受挫心理,口碑下滑更会加速了后期生源的流失。而一旦招生速度,赶不上流失学生的数量,机构们的经营危机,将会随时爆发。从普通的网课教师,到名校毕业生,再到“清华”、“北大”毕业生,教培机构们为了脱颖而出,一路在“名校名师”的军备竞赛上奔跑。然而比赛总有终点,泡沫也有破灭的一天。当所有机构不约而同祭出“名校师资”武器想要一鸣惊人时,却发现大家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当家长们对遍地开花的“清北名师”免疫之后,这些机构们是否还有拿得出手的核心竞争力呢?风起云涌中,科技的加速创新,给教培机构们带来更大的挑战。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一个细节是可以随随便便的;教培机构的培育与发展上,也从来没有一条平坦的青云之路。在即将到来的行业快速整合中,如何保留机构自身的特色,维系人才培养的梯队,打响自身品牌营造良好口碑,更是当务之急。在那条清北名师的道路上,谁能最先创新,最会创新,才能在下一局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8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