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介绍 >> 交易律师为你解读期货和衍生品法第
今天继续为你解读《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第四章,本章涉及第四十九条至五十八条,共9个条文。本章内容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个章节,是界定投资者自身权利义务最为核心的一章,同时本章也对与交易者密切相关的期货经营机构做了相关规定。
01普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及合格投资者
期货交易者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期货交易应当委托期货经营机构进行。期货经营机构向交易者提供服务时,应当按照规定充分了解交易者的基本情况、财产状况、金融资产状况、交易知识和经验、专业能力等相关信息;如实说明服务的重要内容,充分揭示交易风险;提供与交易者上述状况相匹配的服务。
本法采用了《证券法》同样的规定,将投资者划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该规定也适用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投资人的相关管理上。该规定最早见于年2月21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八条详细列明了划定为专业投资者的五种情况,简单来说,非自然人里符合规定条件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养老基金与公益基金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专业投资者;如果是自然人,要同时符合特定条件,才能认定为专业投资者。
在资本市场上,除了普通投资者、专业投资者外还有一类划分标准即合格投资者。
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俗称“资管新规”,其中又增加了对合格投资者标准的认定,合格投资者的认定适用于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万元。”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对于普通交易者在信息告知、风险警示、适当性匹配上都有特别的保护。本法中特别体现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据规则,在投资者与期货经营机构发生争议时,证明责任由期货经营机构承担,如期货公司不能履行证明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就比如说,如在发生类似中行“原油宝”事件,对于其中的普通交易者,那么就可援引该条款,要求期货经营机构举证证明其履行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否则就应承担不利后果。
02投资主体机构化与专业化
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参与期货交易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应当建立与其交易合约类型、规模、目的等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光表示,截至今年9月24日,期货市场有效客户数.80万个,法人权益占全市场比例超过六成。同时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投资者呈现机构化和专业化两大变化。投资者的机构化体现在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客户、金融机构、私募为主的金融机构,以及风险管理公司等在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在某些品种上甚至出现法人持仓占比接近80%的情况,与此同时,大部分自然人群体呈现向专业化转变的趋势,虽然他们以自然人身份参与期货市场,但是交易行为越发专业化与机构化。
对于机构而言,内控及风控制度也不应千篇一律,更不应流于形式,明明规定的是套期保值交易制度,但实际交易上变更了赌单边的投机活动,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变化较大,上市公司从事期货套期保值意愿更为强烈,但不乏有歪嘴的和尚就把经念歪了。
另一方面,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这零和博弈的市场里,要想战胜专业机构和投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业机构分工明确,有研究员、分析员、投资经理、下单员等不同角色,各角色分工负责,集体的力量创造出1+1大于2的效果。要想战胜他们,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内控制度、风控体系,坚定自己的交易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世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你自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对于普通交易者而言,你既是下场踢球的运动员,又是场上的裁判,具体怎么踢你自己说了算,你是否遵守了规则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出不出示黄牌也是你自己的事,但最终市场通过资金账户的增减对你的下场踢球、场上裁判做最终的评价,对于忠实自我的你一定不会吝啬的给予奖励,但对于不遵守纪律的人将没收其部分或全部资金,乃至还得让其欠市场的钱。
03逐日盯市及交易记录
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交易者有权查询其委托记录、交易记录、保证金余额、与其接受服务有关的其他重要信息。”期货交易实施逐日盯市的结算制度,每日计算当日交易情况、账户权益、保证金余额信息,并且在开盘前都将由交易者进行确认。每日详细记录交易情况,对交易细节进行复盘,是一个期货人的基本功,与其不断在市场上听从这个、那个交易大师的言论,还不如好好研究自己的交易记录。
时间是你最好的朋友,对与错,他都会真实的告诉你。经验不是你经历了什么,而是你在经历中沉淀了什么,一个能够学会用文字与时间交流的人,你记录下的经历,体悟到人生一定与众不同。
04纠纷调解机制及代表人诉讼制度
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交易者与期货经营机构等发生纠纷的,双方可以向行业协会等申请调解。普通交易者与期货经营机构发生期货业务纠纷并提出调解请求的,期货经营机构不得拒绝。”调解原是基于双方自愿由第三方组织开展调解,如一方不同意调解,调解活动就无法进行。但该条款创设了强制调解条款,只要投资者一方提起调解意愿,期货经营机构不得拒绝。该条款的出台,对应近期司法部和证监会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开展证券期货行业仲裁试点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将在北上深三地开展试点,在依法组建的仲裁委员会内部设立证券期货仲裁院(中心),有针对性的解决证券、期货业争议纠纷。
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交易者提起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期货民事赔偿诉讼时,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且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可以依法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该条款在《证券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且《证券法》规定的更为全面,在第九十五条下有三款规定,毕竟期货衍生品和证券股票相比而言,后者交易者更广,发生内幕交易的可能性更大,影响更大、损害更严重。该条款主要是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证券法中还规定了参加诉讼制度。
05交易者保障基金
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了,国家设立期货交易者保障基金。在《证券法》中规定,证券交易所应设立风险基金,两者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毕竟期货和衍生品是杠杆交易,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需承担巨额损失,去年的“原油宝”事件体现了衍生品的强大破坏力;同时近年来期货和衍生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今年10月15日证监会公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在不断走出去的同时必须要防范极端意外事件的发生,设立保障基金为投资者是最后一道安全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