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放大机 >> 放大机介绍 >> 新能源汽车市场凛冬之战老品牌与新势力谁还
撰文
定春
编辑
秦言
出品
懂懂笔记
刚刚过去的12月份,造车新势力坏消息不断。
7日,自游家官宣:旗下NV车型不再交付,正式宣告李一男的造车之旅告一段落。然而,就在自游家喜提“最短命新势力”称号的同时,其他同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月初以来,新能源车企陆续“放榜”——循例公布了11月的销量情况。其中,造车新势力销量更是呈现两极分化。尽管“蔚小理”相比起10月销量,止跌回升,但是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小鹏更是连续三个月“失速”。
纵观整个新势力11月的销量榜单,同比增速仍维持三位数的分别是极氪、赛力斯以及零跑,前两家背靠传统车企,后者销量主力则为8万元的A0级车。可见造车新势力,正面临一场新的洗牌。
从日趋淡化的“金九银十”再到年终旺季,面对传统新能源车企销量猛增,曾经也风光无限的“纯新势力”表现差强人意,在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新势力是否会就此一蹶不振?
「01」
负面不断,冲击销量?
如果说,年是造车新势力快速发展的一年,那么,跌宕起伏的年,则或多或少让新势力品牌,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尤其是,屋漏偏逢“暴雪天”,新势力负面新闻并没有因品牌“渡劫”有所减少。
在6月的重庆车展上,有车主手举“汽车当天黑屏,维修半个月,换两大部件,承诺退车又反悔”字样的纸张,在零跑的展区维权。舆论发酵后,官方曾回应,车辆问题已解决,承诺会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同月,蔚来总部有一辆测试车,从三楼坠下,并致使两名试车员不幸身亡。一天之后,官方发布声明称,坠楼事故纯属意外,与测试车辆本身,并无关系。随即被网友指责,资本冷血,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李想更是用“司机是低等级”的言论,成功将理想汽车,送至舆论的尖端,招致车主、网友的不满,上演一出大翻车。新车上市后理想ONE降价2万元,同样引发车主集体投诉。
除此之外,诸如辅助驾驶系统故障、起火、用户数据泄露等新闻,也让新势力,负面缠身。不止一位新势力销售人员表示,企业、产品负面缠身,难免影响新车的销售量。
今年7月,理想新车L9曝出“首撞”断轴、趴窝事件之后,8月销量旋即大跌,仅为7月销量的一半不到,环比更是大跌57%。尽管官方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也很难叫人不将此前负面的消息,联想到一起。
既然负面缠身,难免影响销量表现,一向标榜“重视用户”的新势力品牌,为何就不能长点心,在公关上谨言慎行,在质量上做好品控呢?
汽车行业分析师周涛认为:新势力品牌负面新闻之所以多,只因为与传统车企相比,新势力品牌多被媒体、舆论置于“聚光灯”下,但凡有一丁点负面消息也难免遭到无限放大。
汽车领域创作者“汽车科学岛”整理的新能源车百车故障率(PPH)显示,评价较差的车型当中,并不全是新势力的产品,更有不少传统车企旗下的车型,在评价较优的产品中,也有造车新势力的影子。
“只要产品流通,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问题,咱就拿自燃、断轴的事故来说,传统的车企也都有过,而且不是一两起的个例,但舆论为啥只盯着新势力品牌?还不是因为更有看点。”
周涛解释道,正如汽车都会自燃,燃油车自燃极少见诸媒体报端,新能源车自燃争相报道一般,只因为新能源车是新兴行业,自燃事故易引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