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机

身体力行,奔赴杠杆人生

发布时间:2023/1/31 3:09:39   

最近,看到一则关于风云人物马斯克的消息,说他暂时跌落世界首富的宝座,被LV老板超越。不管怎样,马斯克们虽然不一定就是首富,可是他的财富依旧是咱们普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让晓晓不得不感叹人和人的之间,那差距真是一个大呀。人的差别表面上体现在影响力、健康、财富等方面,但底层却表现为操作系统即个人思维的不同。今天想聊下一种常见的金融学思维那就是杠杆思维。

阿基米德的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说的就是杠杆思维。这句话中有二个关键点,一个是“支点”,另外一个就是“足够长的杆”,它也是杠杆必备的二个基本要素。长杆可以理解为必备的初始资源,支点则是这个可以帮助你把初始资源进行放大的工具或者方式。例如,我们买房的时候,用三成的首付30万,可以买下万的房子,用的就是杠杆。30万是我们的初始资本,有了这30万,银行才愿意贷款给我们,杠杆这个工具才得以使用。有了银行贷款这个杠杆作为工具,我们才能以30万,获得价值万房产的所有权。如果房子上涨到万,我们就能获得60万的收益,即%的收益,是不使用杠杆(万全款买房)时收益60%的3,33倍。这就是杠杆的收益放大效用。

最常见的杠杆有三种:

一是劳动力杠杆。劳动力杠杆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杠杆了。我们每个人每天创造的价值等于每天的时间,乘以单位时间价值。而每个人一天所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24小时,谁都没办法比谁多一分或者一秒,但每个人的单位时间价值却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可以花钱请人干活,就相当于花钱在购买他人的时间,花费的钱与他人创造真正价值之间的差额就可以给我们创造价值。

典型的运动劳动力杠杆的就是各个企业背后的老板,他们聘请员工工作,实际上就是用自己支付给员工的实际报酬与员工创造真正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初始资本,多一个员工就相当于增大一点杠杆。

劳动力杠杆常见有二种情形。一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价值低于我们自身能创造的价值时,最好请人去做,这样,自己就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例如:对于在乎生活质量的人,家务可以请保姆而不是自己做。送文件,可以请跑腿而不是自己去。二是、一个人能创造的实际价值高于我们所需支付的费用。例如,一些公司高薪聘请大牛入驻,就是这个道理。三国演义的刘备这个大BOSS,就是这方面的高手。他虽论文不及孔明,论武不及张飞、项羽,但照样能建功立业。

二是资本杠杆。资本杠杆就是用钱来放大决策影响力。对个人来说,上文提到的30万买房的案例,房价上涨,收益也将放大同样的倍数。30万是资本,决策是买房,影响力是在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收益放大3.33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以及最富有的那群人,很多都是使用杠杆的一把好手。不过,杠杆使用的前提是,你能确定自己的决策影响力是正向的、而且就算是错误也能承受杠杆带来的放大后产生的结果。例如那万的房子不是涨到万,而是亏成60万。也就是说,你亏掉了原始本金30万,还欠倒欠10万!所以普通人,建议谨慎使用。

对企业来说,向银行、券商等机构融资,或者选择上市,其实也是在使用企业的资本向外融资,以此扩大生产创造更多利润。企业自身资源是初始资本,金融机构融资、IPO等方式就是企业使用的各种杠杆工具。

三是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杠杆。它包括品牌、书籍、电影、软件、代码、自媒体等等。这种产品杠杆是我们普通人最为触手可及的。它的特点就是一次性投入,再复制使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产品杠杆使用的杰出代表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144.html

------分隔线----------------------------